副高级职称公示后,多长时间证书下发啊?比如1月7日公示,大概何时能把证书发到手?
公示以后大概三个月就可获得证书。4月8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中级职称的申报时间每年只有一次,一般都是在3-4月份开始受理材料,6-8月上交材料,进入初审阶段,9-12月是复审、评审、答辩阶段,次年的1月左右出结果,3-4月证书下发。整个流程走下来需要一年至一年半左右。
扩展资料:
副高级职称公示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是职称申报人员的申报信息需提前在工作单位局域网上查询,或者便于群众查阅、监督的地点进行公示也是比较常见的,正常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提交职称评审材料时需提供单位局域网申报推荐公示首页和本人页页面的打印截图,照片也行,再就是其他公示图片、证明等均可。
还有一种情况是申报过程中发现单位推荐的参评人员仍有伪造、剽窃他人等弄虚作假行为的我处有权拒绝其申报,并依据相应政策处理公示时请务必注意 各单位要统一组织,公示日期,公示人数及相应情况做到一致,且各单位公示结束后不得再增加公示以外的人员申报或再另行公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副高职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年度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公示结果时间
安徽农业大学的简介
网址安徽农业大学副高职称评审:
现任领导:
吕绳振————党委书记
宛晓春————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晓明————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华丽————党委副书记
程备久————副校长
刘长安————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熊 健————党委常委,副校长
夏 涛————副校长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三国故地、包拯家乡”安徽省会合肥市市区,是省属重点高校,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以生命学科为特色,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4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学校占地210公顷,是安徽省花园式学校。
学校现设有16个学院,64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1599人,正高职称130人,其中教授122人,副高职称307人,其中副教授20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60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05人,硕士学位的424人安徽农业大学副高职称评审;设有安徽省“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174人,其中本科生17010人,研究生1209人。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安徽农业大学副高职称评审了合作关系,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学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有高科技农业园、农萃园、品种园、机电工程园等校内教学科研园区。近五年来,学校承担“973”、“863”、“94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300多项,科技经费近亿元,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200多项。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200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竞赛等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活动中荣获100多项金银铜奖;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示范高校创建单位”和“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学校积极投身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启动“安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工程”和“合肥国家高科技农业园二次创业工程”,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服务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学校先后与宣城、淮北、巢湖、阜阳以及绩溪、肥东、长丰、霍邱等市县开展科技合作和新农村建设“对接”活动,积极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和科技支撑。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学校累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1500多项,培训学员200多万人,有100多项成果已发展成为省内的主导产业,使10多万农民走上安徽农业大学副高职称评审了致富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扶贫先进集体”、“全国星火计划先进集体”。
面对新发展、新机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学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改造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加快建设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步伐。
副高职称评定条件
副高级职称评选的条件为:
一、学历要求:
1、参与评选的人员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2、参与评选的人员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3、参与评选的人员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三、参与评选的人员在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扩展资料:
可以破格申报副高级的人员:
1、获得部、省级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地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国家、省级表彰的乡镇企业家或优秀厂长、经理。
2、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省、部二等奖以上;地市一等奖以上(含发明奖、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星火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3、获得国家级金、银产品奖或省、部级名牌产品奖或优秀工程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创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
4、在技术发明、创新、改造、专利、推广、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二年(申报高级职务的前二年)占该企业利税总额20%以上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5、对本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创立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在省内同行业中推广的主要贡献者;担任中级职务期间,成绩显著,
6、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项目或全面负责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或对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级职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