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09年历史硕士拟录取名单

公告:历史系拟复试名单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09-03-28 14:10:42 点击:125

经与研究生院、纪委讨论,确定我系拟复试名单如下:

民族学

102849211303859 冯克学

102849211303870 张海云

102849211303868 孙小娟

外交学

102849211309172 潘新宇

专门史

102849211003228 卓松

102849211008989 周祯尧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102849211008980 邬俊

102849211008970 李彦峰

102849211008972 刘斌

102849211003211 张杏丽

102849211008983 周津任

102849211003203 马振刚

102849211008973 刘立云

102849211003190 段娜娜

102849211008969 郎爱萍

102849211003204 任林平

102849211003210 张玮

中国古代史

102849211003275 宋效梅

102849211003247 侯林虎

102849211003256 姜丽娟

102849211003248 胡梦飞

102849211003305 赵腾飞

102849211003278 王海雯

102849211003308 郑彦琴

102849211008998 史建绩

102849211009011 赵松涛

102849211003268 彭莎

102849211003286 肖自强

102849211009009 张渝

中国近现代史

102849211003380 邱晓明

102849211003329 崔树堂

102849211003333 樊颖

102849211003327 程玉祥

102849211003364 刘少华

102849211003400 杨振东

102849211003366 刘晓峰

102849211003342 韩晓叶

102849211003361 刘常娟

102849211003417 邹烨

102849211003394 韦唯

102849211003335 费久黎

102849211003378 戚玉龙

102849211003414 朱倩云

102849211003354 靳万莹

102849211003351 蒋林杰

102849211003339 龚晓蕾

102849211003408 张健

102849211003393 王兴飞

102849211003324 陈思慧

102849211003377 潘骞

102849211003389 王芳

102849211003323 陈淑娟

世界史

102849211003429 董昌鹏

102849211003440 黄海斌

102849211009041 唐凯

102849211003442 江姗

102849211009038 毛文婷

102849211003443 姜锋

102849211003423 成浩元

102849211003425 初庆东

102849211003427 邓锐

102849211003460 马恒祥

102849211003505 张明娟

102849211003424 程小春

102849211003422 陈雅珺

102849211003430 冯婉露

102849211003495 杨倩

102849211009037 吕静鹏

102849211009045 张子恺

102849211003453 刘静

102849211003462 倪念念

102849211003487 吴琼

102849211003452 刘洪山

102849211003501 张海钢

102849211003419 安利国

102849211003444 姜莲莲

102849211009032 樊丽燕

102849211003447 李建勇

102849211009042 王慧君

国际关系

102849211309165 胡远

102849211309170 杨燕

102849211303854 张洁

102849211303849 武亚丹

102849211303839 李楷

102849211303853 于曼

102849211309164 冯涛

102849211303848 温璐

102849211303840 李颂

102849211309166 刘晓岚

102849211303841 李岳洪

102849211303845 申龙

102849211303834 管贻明

[安徽省]安徽大学历史系陈雅珺职称,安徽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贵州发现陈圆圆墓地,隐藏了怎样一段历史?

这个问题,实则是一件旧闻,一桩考古"憾事"一一

1983年的一天,贵州省文化厅专家奉命编写本省文化名人,在马家寨探访时,无意中从一老者口中听到了"吴三桂"的名字。经多次釆访,他们从一些村民那里获悉一条隐秘信息一一大清名媛陈圆圆墓在此。

俟专家对古墓进行正式勘察时,此墓已被盗墓贼抢先"光顾"。专家挖开封土,里面除一具女性骸骨,啥也没有。这次挖墓,让专家们选择集体沉默。

而陈圆圆墓,一直以来都是马家寨人的隐秘,从不外传的。这座村庄虽叫做马家寨,居民却全部姓吴,据说是吴三桂的后代。这个大家族自古就流传着一个规矩,陈圆圆墓的消息只能家族秘传,而整个家族每一代仅有两个人能够知晓,所以这座墓一直都保存完好。

在贵州省岑巩县马家寨,有一个地方叫襄子家屋场, 历史 资料记载,该地名的来历是以吴三桂父亲吴襄的名字取得。除此之外,外人并不知道陈圆圆的墓地也隐藏在当地。

遗憾的是,当地众多的吴三桂后人一致反对公开这段 历史 ,几经周折,也不愿意透露他们称之为“陈老太婆”的陈圆圆埋葬在哪里。

其后人的理由是,“老祖宗吴三桂兵败后,想留下吴家之根。后世子孙为免遭诛灭九族,逃难隐藏,才世代隐居此处。族人不愿‘出卖祖宗’。”

陈圆圆墓暗藏乡间,神秘对联透露王妃身份。陈圆圆后人创“聂”字。

黄透松等调查者在寻访的过程中,在马家寨一名吴三桂后人的一处墓碑上,无意中发现了一副奇怪的对联:“阭姓于斯上承一代统绪,藏身在此下衍百年箕裘”,其中“阭”字不知到底是“阮”还是“院”字,怎么读都不通,不知道隐含着什么意思。

也许是黄透松等人的诚恳打动了吴家后人,经过反复做工作,吴三桂的一个直系后人吴永松老人才解除了思想顾虑,告诉他们:“阭”字是“隐”字的简化,是吴家文人自己造的,字典上没这个字。表示后世隐藏此处。

终于,在打消了顾虑的吴家后人帮助下,调查者得以在寨右边的山凸上找到了根本不起眼的“陈老太婆”陈圆圆的坟墓。

那是清雍正六年(1728年)立的一块很不显眼的小小石碑,碑脚已被泥土掩埋,上面有一块没有山字形的碑帽,左边有一块石夹柱,右边的那块石柱已经不知去向,只好用石头垒砌撑起。

碑上阴镂“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孝孙男:仕龙、仕杰。杨氏。曾孙:大经、大纯……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整块碑文都是繁体字,只有一个简化的“聂”字。

吴永松老人解释说:“故先妣”没用“清”字,表明她是明末的一位王妃。“妣”代表女性。“吴门”二字暗指老太婆是苏州人,苏州古称吴门,对外也可解释为吴家。“聂”用的是雍正年间还没有的简化字,是吴家为隐蔽造的。陈圆圆本姓邢,后跟养母姓陈。邢有右耳,陈有左耳,“双耳”代表邢和陈,一字双意。“双”字的繁体上边两个“佳”字,佳佳为好,花好月圆,暗喻“圆圆”。“位席”显示她地位的崇高,以女性而位居宗祠。十一个字连起来正好就是“明苏州氏陈圆圆王妃之墓”。

2010年6月末的一天,《吴三桂大传》作者李治亭先生突然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宣传部部长助理廖永伦先生打来的电话,称在该州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发现吴三桂后裔和陈圆圆墓,是否真实,有待学术界专家考定。廖先生诚邀李先生组成一个5至7人的专家组前往考察。

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这一线索包含了重大的学术信息,可能有助于解开许多 历史 谜团,还原 历史 真相,填补学术空白。但事关重大,须亲身考察,才能辨别真伪。基于这一考虑,李先生接受了邀请,并邀徐凯、李世愉、王政尧、滕绍箴等专家同行。

2010年7月10日,5位专家从北京飞至贵阳,转乘 汽车 至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再转至目的地岑巩县,历11个小时,行程5000余里。他们顾不得休息,又车行80华里,从县城到达马家寨。因入口处很狭窄,容不得车身通过,遂下车步行进入。寨子内巷道纵横,且狭窄相同,以致畜力车及今之机动车都无法进出。据村寨负责人称:此寨是按八卦图建造的,生人进来,很难找到出路,连原路也难找回。果然,路皆用石板铺成,巷道两侧高墙均用石块砌成,无论走到哪条巷道,皆难以分辨其不同,遂造成视觉混乱,以为总停留在原巷道,进退失据。

房屋依然保持明清时代的古朴风貌,青砖青瓦,房龄都在百年以上。走入其中一户普通人家,一迈入大门,就进入一个大房间,空空荡荡,专供进出。一出此房间即进入庭院,其大小约四五十平方米。院子中间有砖砌的一个水池,供应宅主人家日常用水。正面是“堂屋”即上房,为主人卧室,堂屋正中供奉“延陵堂上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据说家家如此。两侧为厢房,都不设门,是那种没有间隔的筒子屋,储存粮食或什物,只有一处用作吃饭,实则是仓库,东西杂乱,几无空闲之处。

全寨230多户人家,1300余口人,连同在外人口,大约在2000人左右,全都姓吴,连一个姓马的也没有。中国传统农村自古以来,皆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其村名即以共姓名之。马家寨怪就怪在无一马姓,名不符实,大违常理,其中必有深意。

专家们有意询问寨中人,无论男女老少,众口一词,都说吴三桂是他们的老祖宗。年岁大的老人还知道家族曾保存有御赐簿、皇伞和大刀等文物,口碑相传,故事多多。吴三桂以降清叛清造成了广泛的 社会 影响,时至今日,他仍然是一个具有很高知名度的 历史 人物,也只在读过书的人们之间流传。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其影响未必有多大,像马家寨,尤为重重山岭所阻隔,信息难通,即使与周边的大城市也相距不下数百里。在这样一个极其封闭长达千百年的小山村,竟然认吴三桂为他们的祖宗,这是偶然的吗?是人为的吗?马家寨的人也都知道吴三桂名声不好,但仍将其认为祖宗,这样的认同,只能说明他们与吴三桂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秘传人说出吴三桂家族史

马家寨处于一个山脚之下,地势较为平坦,人行其上,并无爬高或登山之感。抬眼望去,山坡布满了坟茔包。被称为“陈圆圆墓”的那座,与附近其他几百座墓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立在墓前的一通碑,上书“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两侧分别刻写“孝男吴启华,媳妇涂氏立;孝孙男仕杰、仕龙,孙媳杨氏;重孙大经、大纯;孝玄孙吴朝达、选、魁、政、玺、柱、相、仪。”在碑的右侧,刻有立碑时间:“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另有一通墓主人为吴启华的墓碑,碑之两侧写有一对墓联,上联云:“口姓于斯上承一代统绪”,下联云:“藏身在此下衍百年箕裘”。还有一通碑文更不可解,其墓主人是“清故上寿先考明公号公玉老大人之墓”,碑之右上联云:“重垒土茔人祖即已祖”,左下联云:“复修石台若翁如吾翁”。此碑于“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初六日立”。从联语文字看,墓主人不像是吴氏家族的人,应是以外姓人葬于吴氏家族墓地,却被当作本族人的祖宗而备受推崇。

同年九、十月间,滕绍箴先生又收到岑巩县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透松老先生两封信,称在马家寨又发现一位“吴公张君后墓”,立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碑文为“受皇恩眷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张君后墓”,他们认为是吴三桂的妻子张皇后的墓。12月初,李治亭和滕绍箴两位专家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在“秘传人”的帮助下,最终认定这4座墓的主人分别是:陈圆圆、吴应麒、马宝、吴三桂。有关上述4通碑文的考释,学者们分别撰有专文给予了详细解读。滕绍箴先生说:“没有秘传人的帮助,我们真的对吴三桂去世后的这段 历史 不清楚,也就很难解读碑文。”

原来,吴三桂被清廷定为罪大恶极的“逆臣”之后,其家属必受株连,必被追杀。为生存下去,只有远走他乡,隐姓埋名。这样,不出几年,有关家族的 历史 尤其是吴三桂的史事就会烟消云散,完全失传。约在康熙后期,形势趋于缓和,吴家的人定居马家寨,始立“秘传人”,家族的 历史 只由他们一代代秘密相传下去,且只许口传,不得书之于文字,避免被朝廷发现。现在已传承至第10代,其秘传人名字叫吴永鹏、吴永松。据吴永鹏先生回忆,1962年他17岁那年,被他的叔叔选中,做了长房第10代秘传人。

吴永鹏在与专家们面对面的交谈中,讲述吴三桂、陈圆圆、马宝等人的故事如数家珍,令人称奇。在这遥远的穷乡僻壤,文化很不发达,既没有高校,也无研究机构,有谁来讲吴三桂的事?秘传人没念过大学,仅初中毕业,何以知晓吴三桂尤其是他死后,其家属避难贵州岑巩县的事?事情很清楚,他是靠上代秘传人传给他的。

马家寨村人 个个都会说高邮话

2012年5月下旬,由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社科院 历史 所与岑巩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陈圆圆、吴三桂史迹高层研讨会在贵州省岑巩县举行。我市神居山景区 旅游 开发负责人杨国宝先生是位 历史 研究者,他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岑巩县人民政府领导人将吴永鹏先生领到杨国宝面前,吴永鹏开场白一句纯高邮话让他大吃一惊:“杨老师你好,你多晚来的呀?”接下来的一段叙述,北京来的专家还真的听不懂,杨国宝一边听一边翻译,啧啧称奇。与会专家、学者看他俩用高邮话一问一答,滔滔不绝,自然也相信吴永鹏所言不虚。

杨国宝在马家寨现场踏勘和采访过程中,接触了许多马家寨人,发现他们都会说高邮话。这就意味着,在山高林深、与世几近隔绝的岑巩县农村,在苗、侗、土家、仡佬各民族聚居的龙鳌河畔,出现了一个“高邮村”。

陈圆圆逃亡为吴三桂守灵保根

三百多年来,绝代佳人陈圆圆的归宿成为清史研究之谜。贵州深山陈圆圆墓的发现和吴三桂家族秘传人的讲述,为我们披露了陈圆圆晚年生活的 历史 真相:一心一意为吴三桂守灵,千方百计为吴三桂家族保根。现有事实证明,陈圆圆并非不知所终,亦非投湖自尽,她是隐姓埋名的逃亡者!她不仅成功地保存了自己,也保存了吴三桂的余脉,得以繁衍至今。陈圆圆以实际行动为吴三桂续写了一页重要的 历史 ,也填补了清史研究的一段空白。

最新 历史 研究表明,陈圆圆与吴三桂因为政见不同,曾经在云南出家为尼。吴三桂起兵后,她还俗随军到湖南。吴三桂病逝后,她护送其灵柩从衡州(今衡阳)回到昆明,原打算在昆明为吴三桂守灵三年,但见郭壮图控制下的吴世璠洪化政权很不景气,认定这种“混乱局势,将会带来严重后果”,加之湖南战局不利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形势发展下去,大周必败无疑,杀身之祸必将到来。”于是,她作出明断,离开昆明,带着吴应麒的两个儿子设法隐蔽起来。到达湖南沅州府时,养子吴应麒带领200猓猓兵(苗兵)前来“护驾”。但母子俩会面不到一个月,马宝便从武冈等处败下阵来,退守沅州府。吴应麒只好令马宝护送陈圆圆离开沅州府。到达钲远城时,钲远守将伯爵将军江义伙同马宝共同护送陈圆圆一行到达思州府城。思州知府李敷治遵照指示,引导马宝和陈圆圆至猴子岭的搭茅洞,正式隐蔽起来。陈圆圆在这里住了约半年,因野兽侵袭(儿媳涂氏被狼吃了),便下山到“马家寨对面龟形脖子上”即马家寨前屋场田居住。八个月后,吴应麒从平远府战败,前来隐居,帮助她往老屋场搬家,她才真正松了一口气。她先到地安寺修行,后又买下天安寺(平西庵),过上出道生活,坚持不断地为吴三桂求佛念经,于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死在寺中,终年67岁。

从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至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吴应麒及其后裔在老屋场住了43年之久。

陈圆圆为保住吴应麒的“根”,当年从昆明再下湖南时,曾把吴应麒的两个儿子世珺和世珵带出来,只不过改名仕龙和仕杰了。考之《康熙字典》:珺,[字汇]云:音郡,美玉也。[传]云:佩玉名,珺如圭而正方,诗言,珺用琼,则佩之,美者也。陈圆圆没有取“珺”字本意,而是取其音、形。珺者右旁“君”也,“君”同“龙”,故叫吴世龙,为避开清廷追查,将“世”改为“仕”,成了吴仕龙。珵[玉篇]云:美玉也。[相玉书]云:“大六寸光自照”,是美玉中杰出者,所以吴世珵的“珵”字,便以本意“杰”字取代,改为吴仕杰,顺理成章。陈圆圆在遗嘱中提出:“两个子孙中要小孙子吴仕杰当家理事;大孙子吴仕龙出家隐藏下来,以防万一。要是吴仕杰被害,吴仕龙再还俗繁衍子孙。”

此外,陈圆圆为了后裔隐藏得更深,还采取认亲戚、结家族、开亲(结亲),并结合做好事、做善事、搞施舍等措施来联系和深入依靠当地群众,逐渐使吴氏家族后裔融入当地 社会 。当然,当地少数民族有势力的大户,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愿意与陈圆圆这支吴氏族人交往,同样也看出她有来头,并与地方政权、宗教势力之间有着非凡的关系所致。

没有什么 历史 ,只有传说!还有云、贵两省为傍名人,而产生的利益之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到现在为止,贵州这个所谓的陈圆圆墓,只有一本真假难辨的族谱,还有老一辈的口口相传。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靠谱的出土文物来进行佐证,很难令人信服。而墓中仅剩的女性尸骨也和陈圆圆去世时的年龄不符!而早在这之前,云南昆明就已经有一座陈圆圆墓了。

其实,全国各地近些年来,类似的故事曾经多次上演。比如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的诸葛亮故里之争;

四川江油和甘肃天水的李白故里之争;

河南鹿邑和安徽涡阳的老子故里之争等。

最 搞笑 的是,臭名昭著之西门庆的故里竟也有山东和安徽的三地争夺的不亦乐乎!

难道西门庆也“真香”吗?非也,其实还不是利字当头——各地看中了西门庆的名人效应,所可能带来的眼球经济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到现在为止,贵州这个所谓的陈圆圆墓,没有任何靠谱的出土文物来进行佐证。墓中仅剩的女性尸骨也和陈圆圆去世时的年龄不符!而早在这之前,云南昆明就已经有一座陈圆圆墓了。

其实,全国各地近些年来,类似的故事曾经多次上演。比如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的诸葛亮故里之争;

四川江油和甘肃天水的李白故里之争;

河南鹿邑和安徽涡阳的老子故里之争等。

最 搞笑 的是,臭名昭著之西门庆的故里竟也有山东和安徽的三地争夺的不亦乐乎!

难道西门庆也“真香”吗?非也,其实还不是利字当头——各地看中了西门庆的名人效应,所可能带来的眼球经济而已!

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这一线索包含了重大的学术信息,可能有助于解开许多 历史 谜团,还原 历史 真相,填补学术空白。但事关重大,须亲身考察,才能辨别真伪。基于这一考虑,李先生接受了邀请,并邀徐凯、李世愉、王政尧、滕绍箴等专家同行。

2010年7月10日,5位专家从北京飞至贵阳,转乘 汽车 至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再转至目的地岑巩县,历11个小时,行程5000余里。他们顾不得休息,又车行80华里,从县城到达马家寨。因入口处很狭窄,容不得车身通过,遂下车步行进入。寨子内巷道纵横,且狭窄相同,以致畜力车及今之机动车都无法进出。据村寨负责人称:此寨是按八卦图建造的,生人进来,很难找到出路,连原路也难找回。果然,路皆用石板铺成,巷道两侧高墙均用石块砌成,无论走到哪条巷道,皆难以分辨其不同,遂造成视觉混乱,以为总停留在原巷道,进退失据。

房屋依然保持明清时代的古朴风貌,青砖青瓦,房龄都在百年以上。走入其中一户普通人家,一迈入大门,就进入一个大房间,空空荡荡,专供进出。一出此房间即进入庭院,其大小约四五十平方米。院子中间有砖砌的一个水池,供应宅主人家日常用水。正面是“堂屋”即上房,为主人卧室,堂屋正中供奉“延陵堂上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据说家家如此。两侧为厢房,都不设门,是那种没有间隔的筒子屋,储存粮食或什物,只有一处用作吃饭,实则是仓库,东西杂乱,几无空闲之处。

全寨230多户人家,1300余口人,连同在外人口,大约在2000人左右,全都姓吴,连一个姓马的也没有。中国传统农村自古以来,皆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其村名即以共姓名之。马家寨怪就怪在无一马姓,名不符实,大违常理,其中必有深意。

专家们有意询问寨中人,无论男女老少,众口一词,都说吴三桂是他们的老祖宗。年岁大的老人还知道家族曾保存有御赐簿、皇伞和大刀等文物,口碑相传,故事多多。吴三桂以降清叛清造成了广泛的 社会 影响,时至今日,他仍然是一个具有很高知名度的 历史 人物,也只在读过书的人们之间流传。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其影响未必有多大,像马家寨,尤为重重山岭所阻隔,信息难通,即使与周边的大城市也相距不下数百里。在这样一个极其封闭长达千百年的小山村,竟然认吴三桂为他们的祖宗,这是偶然的吗?是人为的吗?马家寨的人也都知道吴三桂名声不好,但仍将其认为祖宗,这样的认同,只能说明他们与吴三桂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陈圆圆,又字畹芳,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居苏州桃花坞,为吴中名优,“秦淮八艳”之一。却红颜薄命,先被田弘遇所掠,献给了崇祯皇帝,最后又后被吴三桂占为己有。陈圆圆入京后,成为田弘遇妾侍。后贵妃去世,田弘遇日渐失势,为寻求靠山来巩固自己现有的地位和未来的依靠,田弘遇开始结交当时握有重兵的吴三桂,而陈圆圆就是结交吴三桂的筹码,田弘遇将圆圆赠送至吴府,吴三桂惊于陈圆圆的美貌得将其纳为妾。陈圆圆作为梨园女妓,难以摆脱以色事人的命运。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吴三桂奋力抵抗,在撤离中,陈圆圆不慎走失,后为刘宗敏所夺。吴三桂眼看大势已去,打算降服于李自成,但得知圆圆未死,而是遭刘宗敏所劫后,冲冠一怒,愤而降清。《明史·流寇》称:“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

陈圆圆,以她的美貌俘获吴三桂,迷倒李自成。吴三桂为了她背负着卖国贼的罪名为满人东征西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不是吴三桂因为这个女人投降了多尔衮,满人最少也要晚入关几十年。所以说,她以她的个人魅力影响了整个 历史 的进程。贵州省黔东南州传出一个惊人消息:辖区内岑巩县马家寨发现了陈圆圆墓地,而吴三桂的后裔就定居在这个寨子里。

墓碑上没有直书真名,马家寨祖训系对外保密。直到最近考古专家来到现场并确认这就是陈圆圆的墓地后,马家寨村民才深深叹息,祖先更名换姓隐居深山数百年,没想到还是被发现。

按马家寨村长称:墓碑上的“吴门”二字,暗指陈圆籍贯的苏州,对家族内公开则释为吴家。使用“聂”字简化字,因“陈圆圆本姓邢,六岁后跟着姨夫姓陈”。“邢”右耳旁,“陈”系左耳旁,“聂”字双耳代表陈和邢两姓,当年以此来躲避追杀和掘墓。

此前,云南昆明、上海、苏州等地均有考古发现被猜测为一代名妓陈圆圆墓,不过都缺乏真实的证据。而现在,贵州省马家寨经过多位考古专家的现场调研考证和当地村民的说法,已经确定了这里确实是名妓陈圆圆的墓冢(zhǒng)。

根据族里的老人们说,为了保护这个墓冢,他们家族的先人从雍正年间之后再未对这座墓冢的墓碑进行修缮。既然马家寨隐藏这个秘密数百年不对外公开,为何还被发现了呢这些事情还得从1983年开始说起,当时国家文物局下发要求各地整理编写当地名人名胜的通知,而且还要搜集名人逸闻轶事。文件中就提到了与当地有关的吴三桂、李白、张三丰等人。那个时候当地的专家学者就开始准备着手调查有关墓冢的事情。遗憾的是,当地的吴氏后人对此事闭口不谈,一致反对对外公开,费了很大功夫劝导他们,他们始终不愿意公开这段 历史 ,是不愿意“出卖老祖宗”。直到后来考古工作无法进行时,考古专家提出挖掘后通过墓内陪葬品来分析墓主人,这时,马家寨村民眼看着守护数百年的祖坟将被挖掘,无奈之下公布了这个数百年来几代人守口如瓶的族人秘密。

关于陈圆圆墓地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古学家的考证。

“将军一怒为红颜,红颜一跳殉将军”。这描写的是一代枭雄吴三桂和倾国美人陈圆圆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也正因为这句经典的存在,大多数小伙伴都以为陈圆圆当时是在昆明莲花池为反情兵败的吴三桂殉了情。但事实上陈圆圆的墓却在贵州岑巩马家寨

对于这个事实的真实性,小伙伴们不需要再有争议。陈圆圆的墓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被发现的,在这之前陈圆圆的墓所在地,一直都是众说纷谈。当时一位自称是“吴三桂”家族的人主动透露后,考古专家们经过一番考证后,才最终确认。而且贵州《岑巩县志·文物名胜篇》的史料中也有明确记载“陈圆圆墓(考)。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葬于思州城东北38公里,今水尾镇马家寨狮子山上,鳌山寺南端。”也就是如今水尾镇马家寨猴子山东边的山脚下。

陈圆圆的墓其实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墓四周镶嵌着大小不一的石块起保护作用。唯一比较显眼的就是墓碑。陈圆圆的墓前的墓碑分为一大两小三块,都有碑顶、碑身和碑座组成,上面雕刻着龙凤装饰的图案。而墓碑所刻的碑文虽然不多,但当时却让考古专家们很是费解了一番,才解开谜底。陈圆圆的墓碑上刻着的的主要内容有“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孝孙男:仕龙、仕杰。杨氏。曾孙:大经、大纯……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吴门”还好理解,吴三桂姓吴,古代女性嫁人后都冠以夫姓。而且陈圆圆老家苏州,苏州在当时也被称为“吴门”,所以有双重寓意。

看的这里肯定有小伙伴要疑惑了,既然这样也应该是“吴门陈氏”啊,怎么可能是“吴门聂氏”呢?其实这是吴家后人害怕陈圆圆安息之处被人打扰,特意所为。毕竟清朝时期吴三桂是造反兵败的,隐姓埋名还是很有必要。谁知道哪天当权者会不会来个归根究底的大算账。之所以取“聂”字,是因为陈圆圆原本姓邢,后来才跟养父改为陈姓。“邢”字右边的偏旁是耳,“陈”字左边的偏旁是耳,“双耳”代表的就是邢和陈,也是有双重寓意的。而且双耳“聂”字下部分的“双”字的繁体是“双”,上边两个“佳”字。都两个“佳”了,那肯定是好啊。花好月圆,又暗含了““圆圆”、沅沅”这个名字。至于碑文中的“位席”这表示墓主人地位崇高意思。此外,作为女性在清朝时期却能够位居宗祠,也说明是墓主人的身份肯定不是平民百姓;再加上孝男写的是吴启华,要知道史料记载吴启华可是吴山桂的儿子。能让吴山桂的儿子做孝男的,也无非就是他的几个妻子。这些都暗指墓主人生前的“皇妃”身份。吴三桂称帝时,陈圆圆就是是皇妃地位,更进一步证明了这座墓是陈圆圆。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碑文都是繁体字,只有一个“聂”字是简化的。这座墓碑是清朝雍正六年所立,但是考古专家们在康熙字典中并没有查到“聂”这个字,只有“聂”字,而雍正年间用的就是康熙字典,也没有简化汉字的出现。“聂”字的简化是在1956年文字改革后才开始出现的。也就是说,当初在立碑的时候,吴家后人自己凭空创造了的一个字。为了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吴家后人也真是煞费苦心啊。如果相关专家不加以解析,这个碑文我等普通人那绝对是理解不了的。

虽然陈圆圆墓的所在地叫马家寨,但是现在村子里的1000多人全部姓吴,没有一个姓马的,都是吴山桂的后人。那既然是吴三桂后人落脚的地方,为什么叫做马家寨呢?也是为了隐形埋名吗?

虽然有隐形埋名,规避风险的意思,但并不全是。当年吴三桂造反兵败死后,整个吴家都成了清朝当权者的眼中钉,处之而后快只是迟早的事。因此,陈圆圆虽然对吴山桂的死讯悲痛万分,想要追随他而去。但不得不为了保全吴氏一脉,和吴三桂之子吴应麒一起,在大将军马宝的一路护送下秘密离开云南,潜入贵州岑巩县的密林山洞躲了起来。等到多年之后,风声过了才敢搬到山下定居,繁衍生息让吴氏血脉源源不断的延续下去。而为了感谢大将军马宝当年一路不离不弃的护送,也为让吴氏后人永远记得马宝这个恩人,就将定居之处叫做马家寨。

而且马宝死后也安葬在了马家寨,吴氏后人会定期前去扫墓祭拜。马宝的墓碑和陈圆圆一样,也没有用真实的名字。上面上刻着的是“上寿先考明公号公玉老大人之墓”。“明”指的是明朝,这是因为马宝原来是明朝大将,后来跟着吴山桂才投奔了清廷,“玉”暗指宝的意思。此外,吴氏后人对马宝的感恩之情到底有多深厚, 在马宝的墓联上也能看的出来,墓联上写着“重垒土莹人祖即己祖,复修石台若翁如我翁”。这是要把马宝当做祖先来供奉意思,和吴氏祖先平起平坐,可见有多看重。

虽然之前马家寨的后人一直世代务农为生,但是当初陈圆圆逃出来的时候,仓促之间也带了不少贵重物品。比如御字簿、皇伞、金杯、玉簪、两柄大刀和一柄方天画戟等物金银珠宝。但是这些物品在 历史 的长河中大都不知去向。而那两柄大刀曾经是吴三桂做“关宁铁骑”将军的时候的兵器。如果留下来了,可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文物。但可惜在大炼钢铁时期,被穷困的吴氏后人当成废铁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