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考上公务员以后怎么晋升职称呢?

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第十六条 公务员安徽省参公单位职称晋升的职级依据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

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首次确定职级按照有关规定套转。新录用公务员按照有关规定确定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相当层次的职级。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调任的人员安徽省参公单位职称晋升,按照公务员调任有关规定,综合考虑其原任职务、调任职位和工作经历确定职级。机关接收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国家军转安置有关规定确定职级。

第十七条 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在职级职数内逐级晋升,并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具备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勇于担当,工作实绩较好;

(三)群众公认度较高;

(四)符合拟晋升职级所要求的任职年限和资历;

(五)作风品行好,遵纪守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正廉洁。

第十八条 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

(一)晋升一级巡视员,应当任厅局级副职或者二级巡视员4年以上;

(二)晋升二级巡视员,应当任一级调研员4年以上;

(三)晋升一级调研员,应当任县处级正职或者二级调研员3年以上;

(四)晋升二级调研员,应当任三级调研员2年以上;

(五)晋升三级调研员,应当任县处级副职或者四级调研员2年以上;

(六)晋升四级调研员,应当任一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七)晋升一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乡科级正职或者二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八)晋升二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三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九)晋升三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乡科级副职或者四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十)晋升四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一级科员2年以上;

(十一)晋升一级科员,应当任二级科员2年以上。

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资历等因素综合考虑,不是达到最低任职年限就必须晋升,也不能简单按照任职年限论资排辈,体现正确的用人导向。

第十九条 公务员晋升职级所要求任职年限的年度考核结果均应为称职以上等次,其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任职年限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等次或者不定等次的,该年度不计算为晋升职级的任职年限。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六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安徽省参公单位职称晋升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

第十八条 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第十九条 公务员职级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安徽省参公单位职称晋升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级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二十条 各机关依照确定的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以及结构比例,设置本机关公务员的具体职位,并确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

第二十一条 公务员的领导职务、职级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家规定。

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公务员担任的领导职务和职级可以互相转任、兼任;符合规定资格条件的,可以晋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

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领导职务、职级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领导职务、职级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公务员的领导职务、职级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以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第二十二条 国家根据人民警察、消防救援人员以及海关、驻外外交机构等公务员的工作特点,设置与其领导职务、职级相对应的衔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参公单位事业管理人员如何职级并行?需要注意什么?

参公单位事业管理人员如何职级并行,在职级并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特别的多,会分为几种类型,所以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了解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想要回到参公队伍一定要实行在职在编人员的晋升要看自己的身份性质,如果参公的人员是执行公务的员工,就可以按照职务和职级进行相应的提升。可以发现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就是单位里面的老员工,当改革之后仍然会保留参公的身份,这个时候就会进行合理的安排,可以从原来的单位回到公益或者是回到参公序列。按照本身的职位以及身份进行晋升,这种晋升方式非常的简单,而且也比较自然,不会有太多麻烦的步骤。

当参公人员是改革之后的新员工,这个时候就会按照新员工的方法进行评职称一定要考进事业编,对于一些非参公人员就应该执行相关的管理条例,通过一些晋升路线,在通过考试的方式去实行职级并行。对于能否顺利地实行职级并行,也要看个人的努力和平时的表现当成功,近身之后还会有比较好的福利待遇。对于一些重新认定并且进入之后的人员来说,身份本应该就是参公人员,这就会按照相关的职称以及职级进行晋升。

会发现在哪里都会有身份的区别,也要看自身的身份性质,当单位实行参公之后,身份性质不会发生一些改变,但是公益的事业编制可能会发生改变。因为单位参公会有一些政策上的改革。如果是一些普通事业编制,当单位参公并不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编制性质,但是还会执行相关的岗位晋升。这个时候就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提升,才能够享受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安徽省]安徽省参公单位职称晋升,安徽省参公单位职称晋升办法

参公转公务员后多久可以晋升

正常来说2-5年可以升一级安徽省参公单位职称晋升,具体还是要看单位的级别和岗位设置情况。

参公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标准执行的事业单位安徽省参公单位职称晋升,参公人员一般两年就可以升一级安徽省参公单位职称晋升,只不过由于岗位的限制,参公单位的人员想要升职,还得靠自身的努力,做出一些成绩,或者研究出一些课题,为单位为政府做出一定的贡献才有机会被升职,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所以一定要努力奋斗。

参公可以职级并行吗

法律分析:主要内容:

(一)职级设置。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

(二)职级晋升条件。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六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

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和晋升怎么算?

1、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原则上,我国公共部门根据不同的编制类型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2、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是纳入《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编制上使用事业编制,身份上属于公家公务员,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进入,福利待遇与同级行政单位一模一样,享受的权利也与同级行政单位一模一样,参公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可以与行政单位进行人员交流,调入行政单位即获得行政编制,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内部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使用行政编制,副处级以下领导干部和非领导干部使用事业编制。

3、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晋升使用行政单位晋升等级(即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局级→正厅局级),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员不使用普通事业单位人员晋升标准(即十级→九级→八级→七级→六级→五级),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具有公家公务员身份,可以参加省市级选调干部考试。

参公单位与公务员单位在晋升、待遇上有哪些区别?参公单位用不用得着像事业编制那样考取职称?

参公指的是参照公务员待遇,其晋升和待遇是跟公务员是基本相同的。

其实所谓的参公,一般指的是新建或试点岗位、单位,编制还未下达的那些,这些岗位的人是可以进公务员队伍的,在管理上也是按公务员进行管理的。

至于考取职称的事,跟是否参公没有绝对的关系,是跟岗位需要挂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