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级教师一个月工资

正高级里面也有分岗级,最低到2800左右,最高到7000左右。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教师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小学教师等级目前分为小教二级、小教一级、小教高级、小教超高。

在大学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中学里有正教授级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相当于副教授)、中学一级、中学二级。小学里有小中高(相当于中学高级)、小学高级(相当于中学一级)、小学一级(相当于中学二级)。

[安徽省]安徽正高职称待遇咋样,正高职称厉害吗

事业编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差距有多大?

以同工龄,同年退休做比较。假设38年工龄,2023年退休。视同缴费年限28年,实际缴费8年,退休时薪级44级。

1、在职工资差距:

薪级相同,所以只有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有差别。

正高4级岗位工资3530、绩效工资4145;

副高5级在岗工资3070、绩效工资3040;

副高7级在岗工资2500、绩效工资3040。

在职时正高4级比副高5级高1565元;比副高7级高2135元。

2、退休养老金差距

以影响退休养老金较大的过渡性养老金和基础性养老金做比较。

①过渡性养老金差距

视同缴费指数=岗位视同指数+薪级视同指数+退休补贴视同缴费指数

4级=0.6036+0.3944+1.0880=2.0860

5级=0.4748+0.3944+0.7709=1.6401

7级=0.3599+0.3944+0.7709=1.5252

以6500元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视同缴费指数 视同缴费年限 过度系数1.4%。

大约差距:

正高4级比副高5级高1170元;比副高7级高1480元。

②基础性养老金差距:

基础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2 缴费年限 1%。

假设正高4级实际平均缴费指数1.5、副高5级1.4、副高7级1.35。

大约差距:

正高4级比副高5级高450元;比副高7级高570元。

③个人账户养老金(忽略不计)

④职业年金账户(忽略不计)

仅以 ①+② 对比,正高4级大约比副高5级高1600元、比副高7级高2000元。

在工龄、退休年限等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事业编正高级职称(4级)比副高级职称(5级)的养老金大约高1600元;比副高级职称(7级)大约高2000元。

3、特别说明

数据来源东北某省会城市,是目前实际数据。

刚才看了一些朋友们的回答,讲得都信誓旦旦和煞有介事。其实我们的工资和福利制度也就是改革开放时期这些年,因为地域性,发展不均衡性, 历史 遗留问题,特殊过渡时期等诸多原因,使很多政策没有办法的一刀切,导致看客只能盯着这点儿死工资,成为自身履历和虚荣的吹嘘资本。

又因为,以往事业单位或者体制内的人员只能盯着这点儿死工资,所以看得很重,殊不知其实工资仅仅是很小差别是一块儿,真正大的区别是工资以外的福利待遇。有一些福利待遇很好的单位,这些隐形收入是工资的几倍、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不过,今后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下,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平。以往那种高一级别,收入差距巨大的情况不会太多。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退休金额差距应在一年5000——10000之间。

教师晋升为高级或者是正高级,他的工资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岗位等级一——四级是正高级职称,五——七级是副高级职称。紧邻的就是岗位工资。看看他们的差别吧……正高级的最低岗位比高级教的最低岗位多3915-2007=1908(元/月),其他的都可以计算出来的。根据养老保险最高替代率计算,将来二者的养老金相差可能就是1908 90%=1717.2(元/月)

身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我。父母皆从事业单位退休的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我父亲,1985年来到某大学工作,他是文化大革命前从福建师大毕业的,然后一直在各个中学轮动,直到1985年。也是我出生的这一年。他曾带我们母子睡过这所初创大学的所有未使用过的厕所。对了,他过去是英语专业。二外是俄语。他的同学有很多非常努力的,有在厕所里借着昏暗的灯光背书的。有一页一页背字典然后拿去当手纸的。也有那种不能午睡,一旦午睡两周后才会醒来的女同学。父亲最早是英语类的教师,然后后面喉咙不行,转成图书馆系列。在这期间,与人事处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导致他最后的职称资格停留在副研究员。他的同学,英语正高教授。当时的工资大约是9000多一月,而他仅仅5000出头。大约是五六年前,他们均是退休工资。所以为什么学校里都是拼了命去冲正高职称呢,因为毕竟副高仅相当于副处级的工资待遇,而正高可以相当于副厅。而且正高比副厅好的一点在于,越老越值钱。副厅如果做人不够好,退休下来可能连喝茶的地方都没有,但是正高正教授正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到哪都是极受欢迎的。以上。大约在一些学校差距是近一倍。而一些学校比如我在的大专,可能是7000多与5000多或者6000多的差距,不是特别特别大。

如正高四级和副高7级比,(都是最低档)同样工龄相差在2500到3000元左右。这还要看各自职称的评聘年限。

事业单位正高职称和副高职称退休后的月养老金差距,在同等条件下,一般是在四位数以上的,也就是相差1000元以上。

一、差距较大的是过渡性养老金。

从养老金的构成上看,正高职称退休与副高职称退休的养老金之间的最大差距,一般是在过渡性养老金上体现,造成过渡性养老金相差较大的原因是视同缴费指数差距较大。视同缴费指数是由各省份按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情况确定的,各地的指数是有差别的。

一般来说,同一地区在相同薪级的情况下,正高职称与副高职称的视同缴费指数相差是较大的。就算是正高的四级岗位与副高的五级岗位相比,一般也会相差0.6左右或更多。如果是四级岗位或者是三级岗位与副高的七级岗位相比那就相差得更多了,相差1或者更多都是有可能的。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视同缴费年限都为25年(1989年参加工作),如果当地的社平工资为6000元、过渡系数为1.4,那么,视同缴费指数相差0.6的话,每月过渡性养老金就会相差1200多元。如果视同缴费指数是1的话就会相差2000多元。社平工资高的地方,相差就更多了。

二、基础养老金也会有差别。

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也会影响计算基础养老金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由于正高职称视同缴费指数较高,也会拉高其本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使其基础养老金也会比副高职称的人稍高一些,但只是稍高而已,一般也就是高几百元,各地情况不同,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同,高的程度也会有不同,也有可能只高一两百元,也有可能高五六百元或更多。比起过渡性养老金方面的差别来说,在基础养老金上的差别是稍小一点的。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差不大。

由于个人账户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的累计额直接相关,正高职称的人工资较高,缴费基数也高,个人账户累计额高一点也是正常的,这样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多一些。但是,两者实际缴费时间都不长,这种差别一般不是太大。相比于过渡性养老金的差别来说,要小很多。

当然,如果正高职称的人与副高职称的人,其缴费基数都是社平工资的3倍的话,在这方面可能就不会有差距了。

综合以上情况,正高职称与副高职称退休后的差距,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重要的是视同缴费指数的差距,各地情况不同,视同缴费指数的差距也就不同。此外,还与正高、副高的具体岗位,聘岗时间,任职年限,参加工作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相关。综合来看,一般来说正高职称退休与副高职称退休,其月养老金一般会相差1000元以上,相差一、两千元或更高也是有可能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这种讨论有意义吗?职称工资已经促成了职称评聘腐败问题的普遍发生。是职称与工资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代替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分配原则,促成了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现状。只有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才能形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刻苦专研业务,努力工作的氛围,发挥事业单位的应有作用。

我就是事业编正高级职称,2021年退休的,具体怎么算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和我同时退休的副高职称,我们俩退休金总和相差1900元,包括职业年金,因为职业年金我们本身就不高,没人几百元,相差最多一百元左右。

如果是内地普通省份,事业编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差距大致在500元——1500元之间。如果是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城市、省会城市等,这个差距会进一步拉开,大致在1000元——2000元之间。个人退休金,大致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与职称有直接关系。退休金的算法较为复杂,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以我们中部地级市为例进行分析。

①副高级职称7级, 工龄38年,2021年7月份退休,也就是说31年的视同缴费年限,7年的缴费年新年。该同志退休收入大致是这样的, 基础养老金大概为4400元,过渡性养老金大概为6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大概为200元,总退休金大概为5200元。

②高级职称4级, 工龄39年,2021年10月份退休,也就是说32年的视同缴费年限,7年的缴费年新年。该同志退休收入的三部分是这样的, 基础养老金大概为4800元,过渡性养老金大概为8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大概为300元,总退休金大概为5900元。

从上可知,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大致相差700元。产生差距的原因,主要还是与个人职称有直接关系。2014年 社会 养老保险政策统一并轨后,每名机关事业单位都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原则上“多缴多得、长缴长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正高级职称在职工资肯定比副高级职称高,缴纳的养老保险的基数也肯定比副高级职称高,按照多缴多得的原则,个人退休金自然比比副高级职称高。

如果是长三角城市苏州,副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大概为9000元,正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大概为11000元,差距大概是2000元。珠三角的深圳,副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大概为10000元,正高级职称退休收入大概为12000元,差距大概也是2000元。

总之,职称越高,在职工资越高,退休金也就越高。

绝对讲不准,正高级职称就是正教授级别,它有四个挡次,每挡次级差较大,按目前级别来套大致相差65O至9OO元左右。若正高头档与副高头档比,相差二三千元左右。不同省份与时间还在涨,即过三几年恐怕不止上述这值了。所以职称值钱。有人怕拼搏就狂言取销职称。我是傻瓜,但信书贵,职称与工薪挂勾。

正高工资和正处工资谁高?

事业单位正高工资构成相对固定,但工资待遇特别是津补贴因地、因单位而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直接比较正高和正处的工资待遇并不客观。整体来看,只能说正高的工资待遇大致和公务员正处相当,不过个体存在差异, 有的正高工资远远高于行政正处,有的又不如 ,具体要看所在单位情况。

一般来说,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正高工资待遇普遍要低于公务员正处,差距主要体现在车补、年终综合绩效考核奖、物业、通讯等福利性津补贴上。以本地为例,事业正高的工资基本上在7000元上下,而公务员的正处多半可以到8000元,年终绩效这一块,公务员正处领导可以拿到四到五万,而事业正高最多三万多,两者相差一万多,各种收入差加起来,实际上事业正高的年收入和公务员的副处差不多。当然,如果是正高一级或二级,工资待遇基本可以和公务员正处持平,甚至略高于后者。

如果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比如高校、科研院所的正高职称人员,工资待遇就要高多了。比如一级教授、二级教授,其工资待遇比副厅还高,有的教授因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各类专项津补贴,工资待遇超过正厅的不在少数。比如本地一位知名教授,其享受国家、省、市三地人才专项津贴,加上各类改革性补贴收入,每月应发工资接近两万,而本地从副厅应发工资也不过是一万三左右,可见其收入之高。类似的收入水平在一些科研院所也很普遍,一方面正高的基础工资高,另外一方面单位有各类津补贴,有的还有其他绩效收入,加上个人其他方面的创收,一个技术正高的收入远远高于普通的公务员正处。比如做课题,正高职称有相关的经费渠道;每年参加职称评选当评委进账;技术性正高涉及项目方面的,还可以参与项目的评审等工作,来自邀请方、业主单位或者项目方都会给予一定的报酬。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规定个人创业、办公司、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做项目,包括带学生等等,都有来钱的手段。而这些,在行政机关几乎都是被限制的。换言之,一个正高职称的事业人员特别是有专业特长的知识分子,想要创收并不难,他们年收入的大头主要来源于工作之外,对日常的工资收入反倒不是特别看重。拿这些人来和公务员比收入,实话实说也不公平。

总的来说,正高工资笼统讲大致和公务员正处持平,具体是高多少还是低多少,要看个人所在的单位定,不能一概而论。

众说纷纭,大多因是局外人。我以所熟悉的高校的角度回答一下。

学术职称(13个级别)与行政职务有一定平行度的,大致是:

一级教授(院士),副省级;

二级教授,正厅;

三级教授,副厅;

四级教授,正处。

对于收入,基础工资相差不大,但实际教授的收入弹性很大(主要由于科研这一块儿),行政岗位的收入弹性很小。对于985/211的大学的理工科教授,收入会大于或远大于所参照的行政职务。

以本人自己为例。二十多年前已经是正教授的我(那时还没有明确分级),曾担任副厅级行政职务,就仍旧拿正教授工资,因为副厅级工资要低些(这叫就高不就低);而我身边还没有晋升为正高的副厅级同事,就按照副厅级发薪。(这里不包括上面所说的弹性收入)

非科教单位(比如国有大企业及其研究院所),往往把普通高级工程师更高的技术职称与教授等同(称:教授级高工),但一般不会进一步分级(如三级教授级高工的说法极少见到),所以无法准确定性本问题。

正高级分为高校正高、中小学正高、政府全额类事业单位正高等,而正处级又分为高校类正处、政府全额类事业单位正处(管理岗5级)、公务员正处。 至于正高级职称与正处级工资待遇,由于单位类别不一样,编制性质不一样,工资待遇肯定不一样,二者谁高谁低,确实没有定论 。

一、正高级工资待遇情况

①中小学正高级 。以我所在市区为例,正高4级每月6700元,加上年终绩效,每年总收入大概11万元。正高3级比正高4级,每月高300元左右。

②政府全额类事业单位正高级 。每月打卡工资与中小学正高级基本持平,但年终绩效比中小学教师稍微高一些。

③高校正高级 。分为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四级教授。对应的行政级别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就是四级教授(正处级)工资待遇也比中小学正高级、政府全额类事业单位正高级高很多,如果再加上科研绩效、科研成果分红等,其工资待遇久更高了。

二、正处级工资待遇情况

①高校类正处级 。高校类的处长、招生办主任等属于正处级,他们的工资待遇普遍低于高校正高级四级教授,若再算上科研奖金,那就更低了。

②政府全额类事业单位正处级(管理岗5级) 。市直单位的正处级事业单位不多,大概有公路事务中心、市农科院、市中心医院(其他重点医院)、市科协、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等。每月打卡工资大概6900元,加上年终绩效,全年大概11.5万元。

③公务员正处级 。市直单位局长,每月打卡工资大概7400元,加上年终绩效,全年大概13万元。

综上,高校类的正高级工资待遇最高,其次是公务员正处级,然后依次是事业单位正处,中小学正高与高校类正处级 。

不清楚机关单位和企业的情况,就我所在的省直事业单位来说,肯定是正高工资高,不然我们院长(正处级)为啥非要走正高职称呢?

我们是一家省直事业单位,几个院长、副院长为厅管干部,其中院长为正处级,副院长为副处级。这些人没有一个走管理岗的,都走专业技术岗。

事业单位管理岗分十个等级 ,分别为十级、九级、八级、七级、六级、 五级 、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对应公务员的办事员、科员、副科、正科、副处、 正处 、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十个职级。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 ,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 其中1~4级为正高级 ,5~7级为副高级,8~10级为中级,11~13级为初级。

从上述两表中,可以看到,正高级中的最低级也就是4级,其岗位工资为3530元。正处对应的是管理人员5级,其岗位工资为2780元。 正高4级比正处的岗位工资高3530—2780=750(元)。甚至比副厅级(管理岗4级)的岗位工资都高出3530-3360=170(元)!

副高7级的岗位工资是2500元,副处(管理岗6级)的岗位工资是2360元, 副高7级比副处高2500-2360=140(元)。

正高除了岗位工资比正处至少多750元外,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也比正处多,同等条件下正高月工资要比正处高一千元以上。

以吉林省取暖补贴为例。根据吉直房改字[2000]2号中规定:党政机关公务员、 社会 团体、事业单位人员住宅面积(建筑面积)标准:正厅级150平方米、副厅级140平方米、二级局副职120平方米、 处级(含副处级)110平方米 ,科级(含一般职工)80平方米。各类人员按其技术职称,与行政人员职级相对应, 正高 、副高、中初级职称人员分别 比照副厅 、处级、科级住房标准。由此可见,正高的住房标准是比照副厅,当然取暖补贴要比正处高了。我院今年月取暖费补贴为正高245元,正副处(副高)192.5元,前者比后者每月多245-192.5=52.5(元)。

如果不考虑其它待遇,事业单位的正高工资比正处工资高。

你好,事业单位正高级共有4个等级, 一级 岗位、 二级 岗位的福利待遇 远高于 正处级公务员,四级岗位的福利待遇和正处级公务员相差不大。

目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分为4等13级:正高级岗位为1至4级;副高级岗位为5至7级;中级岗位为8至10级;初级岗位为11至13级。

同样的正高级岗位中,4个等级也是天壤之别。

以收入中的一部分为例,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岗位的岗位工资是6010,二级岗位是4650,三级岗位是4110,四级岗位是3530,而正处级公务员的职务工资仅为2100,差距明显。

当然,岗位工资、职务工资仅仅只是收入中的一部分,薪级(级别)工资、津补贴、奖金也有不小的差异。

但是,到了正高级、正处级这一层次,收入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隐形的福利待遇,这才是二者最显著的差异。

一级岗位是 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 ,其任职必须要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个: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即两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 社会 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而且,其聘用程序也非常复杂,先由事业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经省政府或主管部委审核后报人社部,由人社部审核确定后才能聘用。

也即是说, 正高一级基本和院士是划等号 的,都是学术泰斗级人物,其福利待遇自然远超正处级公务员。

二级岗位是 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 ,主要在高校、重点科研机构、骨干医疗机构设置,由省人社厅实行总量控制、统一核准和聘用管理。

二级岗位属于学科带头人,一般不超过所有正高级岗位总数的10%,主要针对以下人群:

1、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杰出技术人才、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3、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 社会 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

4、为全省经济和 社会 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省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可以看到,二级岗位也是省里的宝贝,是省内最有影响力、最有号召力的顶尖人才,其待遇自然也远超正处级公务员。

目前,二级、三级、四级岗位的比例是1:3:6,三级岗位一般不超过所有正高级岗位总数的30%,属于省市级骨干人才、杰出人才。

整体而言,三级岗位的福利待遇或略高于正处级公务员,四级岗位的福利待遇和正处级公务员相差不大。

当然,事业单位正高级的优势主要在于学术地位高,受人尊重,能掌握的科研经费、项目多。

而正处级公务员的优势在于职权较大,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各项事务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正高工资高,我就在事业单位工作,我们单位正高职称的工资要比局里的正处级干部工资高一些。下面我就谈谈我们单位的具体情况。

我所在的单位属于事业单位,我们单位的职工比较多,一共有三四十人。但是由于正高职称评选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整个单位只有两个正高职称。

分管我的领导正好就是我们单位里的一个正高职称领导。我所在的地区由于属于中部地区,所以整个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比较低。因此我们单位的正高职称的工资和其他外省相比还是比较低的。

有一次发工资的时候我看到了我们单位职工的工资单,我们单位的正高职称的领导目前一个月的应发工资大概8700多块钱,他的工龄已经30年了。

我们单位属于正处级单位,我们单位的规格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我们单位的一把手位置非常吸引人,一般每年都是很多公务员非常想来我们单位。

我们单位的一把手一直是公务员领导担任。毕竟这个正处级领导的位置还是非常吃香的,引来了很多公务员竞相报名。

今年我们单位调过来一个新的一把手,他之前是我们市里一个区的副区长。那么之前他的职级属于副处级,他目前调到我们单位算是升了一级,目前他属于正处级干部。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我们单位这个正处级领导的工资待遇情况,他目前一个月的应发工资是7000多块钱,所以他和我们单位这个正高职称的领导一个月工资相差将近1000块钱。

有一次我们单位开一个小会,这个正处级领导就无意间提出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我现在虽然是公务员,而且是单位的正处级的领导,但是我的工资还不如你们正高的工资高。

可见他对自己的工资待遇不是很满意,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公务员,在单位里当一把手,拿的工资居然不如下面的事业编待遇高。

我们单位这个正处级领导还有4年就要退休了。他调到我们单位来说已经升了一级,由于他的年纪比较大,可以说他已经很难继续晋升了。

最近听说我们单位这个正处级领导正在着手一件事情,他居然想把自己正处级干部的身份转成正高身份。也就是说他想把公务员身份变成事业编身份。因为他一旦变成正高身份的话,一个月工资又能将近多拿1000块钱。

我听说到这个事情也惊呆了,我还是之一次听说公务员想变成事业编的。一般来说每年都有很多事业编都想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有车补,而且各种福利比较高。

但是一旦事业编员工评上副高或者正高以后,他们如果拿到高级职称,那么同等级别下事业编的工资要比公务员高,所以这也是事业编的一个优点。

按照公务员职级标准,公务员正处级干部一般只有两个职级,一个是一级调研员,属于大正处级,另一个是二级调研员,属于小正处级。

但是按照事业单位岗位标准,正高职称主要分为四个职称,分别为4级(副厅),3级(正厅),2级(副部),1级(正部)。

因此正高职称最低也属于四级教授级别,工资待遇和副巡视员差不多,因此正高职称的工资待遇肯定要比正处级干部高。

总得来说,正高职称工资待遇要比正处级干部待遇高一些。但是正高职称属于事业编身份,主要从事技术性和研究性工作,而正处级干部的权力更大, 社会 地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关于正处级,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机关的,也就是公务员。还有一种是事业单位的,也叫正处级。例如大学里,不但有处级,厅局级都有。

话说回来,这种正处级的待遇就是不一样的。公务员的要高于事业单位的。

如果要比较,就要在一个单位,或者一类单位进行比较。例如大学,大学里面的一个处长,合法收入肯定要少于正高级职称人员。就是说,教授要高于正处。

在许多地方,组织和人事部门把正高级职称人员列为厅局级干部进行管理。在政治待遇,医疗保健等方面,等同于厅局级。这也说明比正处级高。

这还需要问吗?凡是具有正高职称的,肯定比正处工资要高得多。

按公务员职级序列,公务员正处有两个级别,即一级调研员,算大正处级,二级调研员,算小正处级。

按事业岗位职级序列,正高级分为四个级别,即管理岗4级(四级教授为副厅),管理岗3级(三级教授为正厅),管理岗2级(二级教授为副部),管理岗1级(一级教授为正部)。

通过两相对比,正高级技术职称,最低为四级教授,工资待遇也相当于副巡视员,所以,正高工资待遇要比正处级高。

这个怎么开以比较呢?我在1964年在上海崇明县参加“四清工作时,是在(城东公社)工作的,公社党委书记是13级老革命”工资是112元,而我在大学里教授级别的工资有级别的,最低的教授工资也比正处级干部工资高,上海市纺织局工厂里的高级技师有的厂里的人工资也高于正处级干部工资的。

如果使用全国统一的工资表,很明显还是正高的工资高。

像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分为1~13级岗位,管理岗位分为一到十级岗位。

根据2018年国家调整公布的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表, 管理岗位的五级岗位是正处级岗位,对应的岗位工资为2780元 。

正高级岗位是对应着专业技术1~4级岗位,一级岗位的基本工资为6010元,四级岗位的基本工资也能达到3530元。甚至五级岗位的基本工资也比正处级高达到了3070元。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更高,是提升了10%标准的工资额度。

所以,仅仅从岗位工资的待遇上讲,正处级岗位仅相当于专业技术副高五级岗位。正高级四级岗位的岗位工资,甚至超过了副厅级3360元的。

可是机关事业的基本工资待遇如此,并不代表其他待遇是一样的。机关事业单位除了基本工资以外,还有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其他奖励等待遇。

正高级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是些大学的专家教授,他们的待遇除了基本工资以外,还有课时费金待遇,学校的奖金福利待遇。最重要的是一些教师还有相应的科研经费,确实有一部分经费支出被用于了改善教师的待遇。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教师自己会开一些专业技术的企业。比如说我们单位曾经测量过所在办公室楼板的承重,联系了一个大学教授以后,派了两三个学生过来,现场测量以后,回去做了一份检测报告。这样就两万元花进去了。

如果仅凭工资性收入,一些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也不低。比如广东深圳的某特级教师,每月工资1万多元,另外发放住房补贴2800元,还有两贴3800元,公积金双边是5200元,年终绩效工资和其他奖金奖励待遇绩9万多,一年至少三十五六万元,而且是相当稳定逐步提升的。

正处级的岗位,在很多艰苦边远地区是很难领到这样高的工资的。尽管艰苦边远地区有相应的津补贴,但实际上相应的绩效和奖金、奖励却差得远。

总体来说,除了基本工资以外,其他收入主要在于地区或者考核差异了。

安徽省淮南市正高职称有什么医保待遇

所有职工统一执行一套医保报销政策,具体如下

市内就医报销政策:一级医院住院,发生的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为:在职90%,退休92%;二级医院住院,发生的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为:在职88%,退休90%;三级医院住院,发生的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为:在职86%,退休88%。

为尊重和保护高级知识分子,根据省卫生厅、省委保健委办公室、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中央、省属驻肥企事业单位享受住院保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的通知》(皖卫健〔2001〕25号)、省委保健委《关于中央、省属驻肥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医疗保健待遇的通知》(皖健字〔2003〕001号)和省委保健委《关于解决我省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医疗保健待遇的补充通知》(健办字〔2003〕81号)等文件精神,我们亳州市周边几个市合肥、六安、安庆、宣城、阜阳等正高级职称退休人员均可办理保健卡,全国任何医院住院治疗均能报销98%以上

副高五级和正高四级待遇差距有多大?

天差地别安徽正高职称待遇咋样

副高职称分五、六、七三个级别,五级是副高职称中最高的,但再高也是副高。

正高职称分一、二、三、四级,尽管四级是里面最低的,但那是正高职称。

首先到手的工资差一大截。如果把隐形的“五险一金”算上,每个月会差二千元左右吧,如果是一些效益好的单位,一年会差十多万元。

其次, 社会 地位有差别。一些重大项目主持人、一些高级别会议、一些有影响力的荣誉称号、一些项目的评审验收……等等,要求必须是正高职称。有安徽正高职称待遇咋样了这些项目、荣誉、资源会带来更多、更大的好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最后,眼界和思想有差距。要取得正高职称,必须要满足任职条件,这些条件是非常严格的。为了达到要求,在整个准备过程中,你必然会做大量的工作,促使你开阔视野,提高认识,荟萃思想,境界会大幅度提升。

称呼区别,副教授、正教授。岗位工资区别,五级3070、四级3530。收入区别,月差1000+-。取暖费无差别。最大的最诱惑人的区别是,不进4,5就到头了安徽正高职称待遇咋样;进了四,还有机会进3。

事业编制的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副高、正高等4个级别,副高职称对应副高7级、6级、5级,正高职称对应4级、3级、2级、1级。 很显然,正高4级比副高5级工资待遇高,主要体现在职称待遇(正高与副高之差)和等级待遇(4级与5级之差),每月打卡工资差距大概在600-1000元之间,全年收入差距大概1.5万元,每地方都不同,发达地方差距可能更大。

安徽正高职称待遇咋样我们中部市直事业单位专技岗为例。副高5级,工龄25年,每月打卡工资大概6500元,双边公积金大概2300元,年终考核奖大概22000元,以上所有项目加起来,全年收入大概为12.8万元。

正高4级,工龄28年,每月打卡工资大概7100元,双边公积金大概2500元,年终考核奖大概24000元,以上所有项目加起来,全年收入大概为13.9万元。

可知,正高级4级比副高5级,每月打卡工资差距600元,全年受差距1万元。我有个亲戚长三角的苏州公立学校当老师,前两年刚评上副高职称,等级为副高7级,他说他们副高5级每月打卡工资大概11000元,加上公积金和年终考核奖,全年收入大概26万左右;如果是正高4级,全年收入大概29万元,二者年收入差距大概3万元。

当然,正高职称有比例限制,能评上正高的人员也不多,评上正高职称的至少说明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工资比副高多也是正常的。

现在主要看绩效工资,所以差别不很大,甚至相反。

差1085

正高职称享受什么级别的待遇

1、正高级别是一种处理级别安徽正高职称待遇咋样,不是行政级别的呗级别,高层作为一个头衔并不等于行政级别,高层在每个领域都有一套级别头衔。

2、“高级”职称主要包括安徽正高职称待遇咋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高级教师、科研馆员、编辑、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一级律师、公证员等。

3、事业单位各级行政职务实行单位制。只有当管理者被提升到行政岗位时,安徽正高职称待遇咋样他们的工资才能得到提升。

4、高级、副职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薪金分为三级,助理职等的薪金分为两级。

5、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继续晋升到岗位工资水平,晋升到岗位后享受更高的待遇。

6、工作的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公共机构高于副帖子在行政部门和部门层面,和高层职位的工资标准高于在行政部门主要职务和部门的水平。

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

其中安徽正高职称待遇咋样

1、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播音、卫生技术、农业技术、档案、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技校教师、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工程技术、计划生育、党校教师系列(专业)设5个级别。

2、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

3、中小学教师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