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的经管院管理学专业实力怎样?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的经管院管理学专业非常不错,号称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的经管院管理学专业。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国家特色专业:经济学

省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

省优势重点学科:公共管理

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专业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00年6月在原经济学系、信息管理学系、经济研究所三个单位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华南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单位。

学科建设:学院现设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学等8个学系;设有MBA教育中心、经济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经济学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和管理学校级实验示范中心;建有经济研究所、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所、图书馆与情报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研究所、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所等10个研究所;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第三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现代公司管理研究中心、港澳台经济研究中心、证券研究中心、电子商务创新研究中心、经济行为与制度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创业学院大学城分院也设在我院。

学院目前拥有一个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含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政治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建成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拥有10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10人,其中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政府政策专家咨询委员6人,博士生导师18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才省级培养对象12人;教授52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38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7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教师22人。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培养具备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财务管理、货币金融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程。

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博士)

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本专业着重现代经济学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时跟踪和关注国外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经济理论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处理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经济学教学、研究和经济管理人才。

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本专业的指导教师均有出国访学的经历,能及时跟踪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前沿。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高校人文学科重点项目以及各级政府委托项目等大量科研课题,在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以及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大量有影响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并为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现主要设有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制度经济理论及其应用、外部性与公共政策、公共选择与公共治理以及宏观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等研究方向。

本专业已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分布于党政机关、高等学校、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主要从事经济学教学、科研和经济管理等工作,深受社会好评,毕业生中有不少已成为本单位的领导或骨干,其中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2人,广东省中青年优秀社会科学家2人。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公共管理学院开设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由原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系和原政法学院哲学管理学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现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系、管理科学系、行政管理系、哲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务员培训与MPA教育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代教育管理研究与开发中心等教学、研究和教育培训单位。

学科建设:学院现有公共事业管理、管理科学、行政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哲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教育经济与管理拥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公共管理、科学技术史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公共管理硕士(MPA)拥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哲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均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哲学是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支撑学科。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8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9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广东省“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0人。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专业:

行政管理

培养对象: 应届高中毕业生起点的本科生,学制一般为四年;国民教育本科学历起点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国民教育本科学历起点、有工作经验的公共管理硕士(MPA),学制一般为三年;国民教育本科学历起点、有工作经验的在职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成人高考起点的大专生、大专起点的函授本科生,学制分别为两年和三年。

师资情况: 行政管理系师资年富力强,目前从事行政管理学科专职教学科研的教师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10人拥有国内985大学的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教师为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形成了结构合理、年富力强、术有专攻的良好局面。行政管理系教师注重突出教学的时代感和应用性,引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强化课程教育,广受学生好评。

主干学科: 行政管理学

主要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行政管理学、社会学概论、组织行为学、市政学、西方行政学说史、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微观经济学、公共预算、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电子政务实务、政府绩效管理、行政组织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行政公文与写作、计算机应用、会计学、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等。

学生就业情况: 行政管理系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毕业生一般100%就业。分配去向主要集中在:各级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的行政管理部门或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党、政、青组织或办公事务、咨询服务等综合管理机构;大众传媒组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等。

公共事业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学校及其他各类公共事业单位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对象: 应届高中毕业生起点的本科生,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师资情况: 本专业现有教师13名,其中12名具有博士学位,1名正在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有2名教师曾在美国、澳大利亚做过为期一年以上的访问学者。13名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人,讲师2人。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逻辑学、管理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统计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学、教育学、公共经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测量与评价、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中外教育管理史、教育领导学、教育财政学教育概论、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教育视导与评价,教育法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决策学、学校心理辅导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 可以报考本学院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可以报考其他学校其他学院的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安徽省]匡武职称安徽省环科院,匡武 安徽省环科院

华南师范大学 的 3个校区

截至2015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3个校区。

占地面积共3020亩,校舍面积共133万平方米;下设38个院系机构,开办83个本科专业,下设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208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1300 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000 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00多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335人、硕士研究生7177 人、博士研究生797人、博士后在站人员100余名。

华南师范大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师”,坐落于南方名城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中国首批“211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中国100 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等院校之一。

华南师大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创建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82年10月,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学校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整体验收。2004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期间,称该校是中国数家名牌师范大学之一。教育家罗浚、汪德亮、五四新诗开创者之一康白情、古代文学家李镜池、古汉语学家吴三立、历史学家王越、逻辑学家李匡武、心理学家阮镜清、教育学家叶佩华、朱勃,数学家叶述武,物理学家黄友谋、刘颂豪等先后在此执教。

华南师范大学如何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个很不错匡武职称安徽省环科院的大学匡武职称安徽省环科院

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匡武职称安徽省环科院,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于1933年始建,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前身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82年10月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 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广东省重点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中国100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等院校之一。 2006年,学校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整体验收。教育家罗浚、汪德亮、五四新诗开创者之一康白情、古代文学家李镜池、古汉语学家吴三立、历史学家王越、逻辑学家李匡武、心理学家阮镜清、教育学家叶佩华、朱勃,数学家叶述武,物理学家黄友谋、刘颂豪等先后在此执教。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6月,学校下设25个二级学院,拥有84个本科专业,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3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115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22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12人。现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5人,“万人计划”入选者5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广东省领军人才5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珠江学者26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7名,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名。

1933年,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创建匡武职称安徽省环科院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并担任院长。

1935年3月,中华民国教育部以勒勤大学师范学院“与法令不符”(当时国民政府公布的大学组织法里没有师范学院这个名称),且勒勤大学师范学院所设文史、博地、数理化三学系的名称与内容不甚相符为由,令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并添设教育学系。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广东省政府为了便于管理,下令将勷勤大学教育学院改组匡武职称安徽省环科院:一、将工学院并入国立中山大学;二、商学院改为广东省立勷勤商学院(现广东财经大学);三、教育学院改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仍由林砺儒任院长。

所以综上所述,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硬件配套齐全,是个不错的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详细地址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55号。

华南师范大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师”,坐落于南方名城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中国首批“211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中国100 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等院校之一。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创建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82年10月,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学校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整体验收。2004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期间,称该校是中国数家名牌师范大学之一。教育家罗浚、汪德亮、五四新诗开创者之一康白情、古代文学家李镜池、古汉语学家吴三立、历史学家王越、逻辑学家李匡武、心理学家阮镜清、教育学家叶佩华、朱勃,数学家叶述武,物理学家黄友谋、刘颂豪等先后在此执教。

截至2015年7月,学校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20亩,校舍面积共133万平方米;下设38个院系机构,开办83个本科专业,下设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208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1300 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000 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00多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335人、硕士研究生7177 人、博士研究生797人、博士后在站人员100余名。

院系设置:

院系名称

教育科学学院

文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法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化学与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计算机学院

美术学院

音乐学院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国际文化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南海校区(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

增城学院(独立二级学院)

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

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心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凤凰国际学院

国际商学院

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创业学院

软件学院

城市文化学院

职业教育学院

南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