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安徽省职称评审条件调整为什么了?
相关如下安徽省中小学职称量化表: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安徽省中小学职称量化表,2021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计划从7月份开始,各高评会需在11月底前完成年度评审任务,12月底前完成报批工作;中、初级职称评审的具体时间由各地、各部门自行确定。
探索把贡献率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
今年,安徽省将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把职称制度改革和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引向深入,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将根据相关文件精神,遵循各类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起符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加快修订完善播音、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地勘土地测绘工程、通信工程、经济、律师、统计、体育、档案、出版、新闻、工艺美术等人才评价标准条件,健全人才评价科学体系。
探索把贡献率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克服人才评价中“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问题,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以及创新成果、实际贡献等,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使用导向。今年开始组织开展正高级审计师职称评审工作。
贯通技能人才和专技人才发展通道:
今年,安徽省将以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为重点,促进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深度融合。
今年将根据标准条件首次开展评审,按照“遵循现状、归口评审”总体原则,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高技能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工作,不在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评审范围之内的职业(工种),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评审工作,具体程序将在工作部署时明确。
民企专技人员申报职称可不作论文要求:
不少民企人才虽然在技术上本领过硬,但苦于没有论文,评职称却屡屡碰壁。对于这种尴尬的现象,安徽省今年做到对症下药,让论文不再成为“拦路虎”。
在今年的职称评审中,安徽省将完善民营企业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理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可不作论文要求,相关专利成果、技术突破、工艺流程、标准开发、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创新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之前批准设立的省工商联建筑(电力)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和安徽省安装和机械设备协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外。
今年增批安徽建造师协会、水利水电行业协会分别设立建设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为其协会内民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职称申报渠道,取得的职称可社会化通用。
在站博士后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为进一步畅通安徽省博士后职业发展通道,吸引更多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留在安徽创新创业,今年安徽省对留在省内各类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站博士后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研究成果突出的出站博士后可直接认定高级职称。
按照“干什么,评什么”的原则,博士后在站的期间科研成果作为重点评价内容,着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等对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实际贡献,鼓励博士后在站期间潜心科研,一心一意在科研方面出成果、出效益。
教师卫生系列试点网上申报及评审:
评审信息化建设也是今年安徽省职称评审的一大亮点。依托“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大厅”开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入口。今年将在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卫生系列等进行试点网上申报及评审,具体内容另行通知。
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系统填写个人信息,自动生成《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同时提交申报电子材料。省人社厅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提高效率,耐心细致的为专业技术人员答疑解惑,加快实现职称申报、受理、审核、评审、公布、发证等一网通办。
小学职称评定细则
教师职称评定是通过对教师的道德品质、工作能力与业绩等的综合评价来确定教师职称等级的过程,关系到为什么评、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下文是小学职称评定细则,欢迎阅读!
小学职称评定细则一
1、按着国家关于专业技术职称条理规定:
中学教师的职称有高级和中级(中学一级)之分。 特级教师,不是职称系列,是荣誉称谓。
2、请见中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一、评审条件
中级:中学一级(满足一条即可)
1、 硕士学位、中学二级职称满两年
2、 本科满五年,中学二级满四年
3、 专科满七年,中学二级满四年
4、 专业不对口,毕业时间加五年
高级:中学高级(满足一条即可)
1、 博士学位、中学一级满一年或硕士学位六年以上,任中学一级满四年
2、 本科满十年,中学一级满五年
3、 专科满二十年,中学一级满五年
4、 中专满二十五年,并已取得大专学历,中学一级满五年
5、 专业不对口,毕业时间加五年
附件: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有关政策说明
一、年限的计算
(一)任职资格的起算时间
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任职时间,由各级评委会评审通过后,经批准组建该评委会的职称工作部门批准发文之日起算。
(二)专业技术资格年限(职龄)的计算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龄”从签订聘约、被聘任之日开始计算。各专业技术资格试行条例(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的任职条件所提的任某级职务
的年限,是指实际被聘任的年限。为此,今年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是2008年12月31日。
二、职称报评材料的有效性
根据市职称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规定,今年职称报评的有效材料原则上应为聘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到上一年度末的材料。
三、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基本条件
(一)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基本条件
1.任职年限、学历要求:
⑴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中学一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2年以上;
⑵获得硕士学位,取得中学一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4年以上;
⑶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学工作,取得中学一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5年以上;
⑷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的人员(以下简称“小中高”),1979年底以前从事教学工作,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小学
教学工作满12年、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并受聘小学高级教师6年以上。
2.在任职年限、学历符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条件的同时,原则上必须坚持在教学之一线,是学校公认的教学骨干,工作量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任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或负责团队工作、教育教学管理工作)5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不少于2年),或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⑴从教以来曾担任过1次大循环或2次小循环的教学工作,或连续担任3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⑵在担任中学一级教师期间,曾获市(县)、区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或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⑶是教研组长以上的教学骨干,或在指导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运动队工作中取得成绩,由其指导的学生在市(县)、区一级竞赛中获奖或本人在市(县)、区以上学科评优活动中获奖;
⑷学校领导或中层干部,应坚持兼课并符合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较好,其负责的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二)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基本条件
1.任职年限、学历要求:
⑴获得双学士学位,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3年以上;
⑵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4年以上;
⑶1979年底前从事教学工作,1995年底前取得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从教20年,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6年以上。
2.在任职年限、学历符合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资格条件的同时,还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工作量,担任班主任工作(或负责团队工作、教育教学管理工作)3年以上,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⑴任中学二级教师期间,在毕业班任教2年以上或担任过一轮循环教学工作;
⑵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指导的学生在市(县)、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竞赛中获奖,或本人在市(县)、区以上的学科评优活动中获奖;
⑶在担任中学二级教师期间,曾获市(县)、区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或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或有两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或年度考核等次为优秀或受嘉奖奖励。
(三)申报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基本条件
1.任职年限、学历要求:
⑴具有中师学历,从事教学工作满9年,取得小学一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5年以上;
⑵大专专科学历,取得小学一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5年以上;
⑶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小学一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3年以上;
⑷1979年底前从事教学工作,1995年底前取得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教龄满20年,取得小学一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6年以上;
2.在任职年限、学历符合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资格条件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和中学一级教师相同的基本条件之一。
四、破格申报
凡学历或任职年限未达到规定的教师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均视为破格申报。破格申报人员严格按照《省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职称[2003]9号)规定的破格条件掌握。任职年限原则上不破格。
1957年(含)以后出生的教师原则上不实行学历破格晋升(省职称工作职能部门有文件规定的人员除外)。
五、关于任职资格和学历的说明
(一)凡1966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中学教师申报晋升中学一级教师职务原则上应取得本科或双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申报晋升小学高级教
师职务原则上应取得大学专科学历。
(二)对年龄在四十周岁(含)以下的四星级高中教师和三十五周岁(含)以下的其他高中教师原则上须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方可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资格。如不符合上述学历(或学位)要求,可以按学历破格要求来申报,但须为在读教育硕士一年以上或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三)凡1956年(含)以前出生的农村中学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及1951年(含)以前出生的其他初中教师,从教15年以上,取得双专科学历,经审核和考核教育教学教研效果显著,达到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者,任期内综合考核为优秀者,可不作为学历破格。其他人员,凡取得省教育厅认可的双专科学历(其中必须有一个专业学历与所申报专业相同),在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时可作为已符合破格条件中的一条对待。但对1957年(含)以后出生的人员,申报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有关破格要求。
(四)对1956年底前出生的初中教师,高中(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教龄满20年,担任中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6年以上,取得大学专科学历满15年的,经审核和考核教育教学教研效果显著,达到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任期内综合考核为优秀者,可不作为学历破格。其它人员须具备破格条件中的一条必备条件。
(五)对先工作后学历者,如取得的后学历是具备规定学历且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在职称报评时按正常晋升条件掌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按破格处理。
1979年底以后参加工作的教师,必须取得规定学历才能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根据锡职办[2000]2号文规定,对1979年底以后参加工作,且中专毕业后、职龄满15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申报系列所规定的相应破格条件,考核优秀的,允许破格报评中级任职资格。
六、年度考核
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者,方可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破格晋升人员任期内年度考核须有两次以上“优秀”或任期内年度考
核有一次“优秀 ”、并在非同一年度获得本单位(含)以上的各类表彰。年度考核有一次基本合格或未定等次,延长职龄1年;年度考核为不
合格,须年度考核连续三年(含)合格以上,方可申报。
七、论文与能力测试
凡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资格者,要提供有一定质量的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的论文3篇以上,其中经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鉴定通过的论文至少2篇(其中至少有一篇与申报学科相同)。申报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资格者提供论文至少2篇(其中须有一篇发表或县、区级以上获奖),且均须经过学校审定通过,其论文内容原则上要与申报的专业相对口。凡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者,必须参加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资格考试、能力测试等评价考核。
八、引进或调入人员的评审
(一)凡从外地引进到同系列学校内任教的中、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的确认,可提供个人档案和有关材料及时报市职称办审核并按规定统一办理确认手续,审核未通过的教师不得聘任。
(二)已具备非教育系列同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在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年以上,现从事教学的专业与原从事专业相同或相关,经考核已具备同级别教师系列职务的任职条件的,可报评中小学教师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三)部队转业军人调入教育系统后,现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具备所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应学历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的,可以直接报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九、计算机的考核要求
按照省职称部门的有关规定,凡申报高、中级职称者,必须通过相应的职称计算机考核。
小学职称评定细则二
一、考核等第:任现职以来考核均合格以上5分, 其中有一年优秀6分, 二年以上8分。
二、任现职年限:5年:2分; 6年:3分; 7年:4分; 8年及:5分;9年:6分;10年及以上:7分;
三、工作职责:
1、工作量达到规定课时:5分;未达到规定课时:4分。
2、任现职以来,担任正班主任、大队辅导员每年1分,累计不超过5分;副班主任每年0.5分,累计不超过4分。
3、常年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含竞赛、文艺节目等):2分
4、兼任行政工作:(兼职的取最高档次)
(1)校备课组长、教研组成员或教科员:1分
(2)校教研组长、县中心组成员、年级组长:2分
(3)中层领导:2分
(4)校级领导:2分
5、履行职责:2-10分(评聘小组根据教师师德、工作认真程度、履行职责等评分)
四、教育、教学指导:
1、培养教师情况:有指导初级教师5分,有承担学校委托的培养教师任务或带实习生加1分。
2、校级公开课1分,县级公开课2分,市级及以上3分。(讲座减半计算,累计不超过5分)
五、教育、教学辅导:
学生获奖(现职以来的教育局组织的现场比赛)(累计不超过4分)
县级: 一等奖2分,二等奖1分, 三等奖0.5分;
市级: 一等奖3分,二等奖2.5分,三等奖2分;
省级及以上:一等奖4分,二等奖3.5分,三等奖3分;
六、文化、专业知识水平:
1、学历:大专0.5分,本科1分。
被评为星级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取最高级别)
校级:1分;县级:3分(一星级1分,二星级2分);市级:6分;省级:10分
2、教学比武:(同时获称号取一项,累计不超过6分)
校级: 一等奖1分
县级: 一等奖3分;二等奖1.5分;三等奖1分
市级及以上:一等奖6分;二等奖4分; 三等奖3分
3、论文(任现职以来由教育局组织的论文参照下述标准加分,由学校选送但又非教育局组织的论文下降2个级别加分,同一篇论文取最高级别,案例减半计算累计不超过6分。)
(1)发表: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1分;市级以上发表2分。
(2)获奖:县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1分,三等奖0.5分
市级:一等奖4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
省级:一等奖6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4分
4、课题结题(累计不超过8分)
课题负责人:县级2分,市级4分,省级6分;课题组成员0.5分。(优秀和资助结题加1分)
5、教师参加基本功或素质比赛:县一等奖以上1分,县二等奖0.5分(累计不超过3分)
七、加分:
1、先进:(单项减半计算,须层层推荐)
校级:1分; 县级:3分; 市级及以上:5分(累计不超过5分)
2、教龄: 3、校龄:
6——9年 2分 1——3年 1分
10——12年 3分 4——5年 2分
13——15年 4分 6年以上 3分
16年以上 6分
小学职称评定细则三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做到客观公正、严谨规范,更好地发挥职称工作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现根据《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苏职称[2009]1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重新制定我市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评审办法。
一、量化评审原则
1.注重教学业绩;
2.向基层一线教师倾斜;
3.客观公正、严谨规范。
二、量化要素及分值
(一)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分值15分;
(二)教育工作,分值20分;
(三)教学工作,分值35分;
(四)教科研工作,分值20分;
(五)其它工作,分值10分。
三、量化评审细则
(一)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15分)
1.年度考核(10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6分,年度考核优秀每次2分。
2.综合表彰(5分)。1任现职以来,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综合表彰或政府综合部门的表彰、嘉奖、记功。镇校级每次1分,市(区)级每次2分,泰州市级每次4分,省级及以上每次5分。其中,镇校级累计不超过2分。
2任现职以来,获得各类与教育教学工作及申报人员岗位职责有关的单项表彰。市(区)级每次1分,泰州市级每次2分,省级及以上每次4分。
(二)教育工作(20分)
1.教育管理(8分)
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团委(总支)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三年以上或课外活动小组指导教师等教育管理工作四年以上(其中,任现职期间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不少于两年)或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四年以上5分。任现职以来,担任上述工作两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加0.5分。
2.教育实绩(8分)
1所带班级或活动小组成绩显著,获镇校级表彰每次1分(镇校级累计不超过4分),市(区)级每次2分,泰州市级每次3分,省级每次4分,国家级每次5分。其中同年度集体和个人表彰按得分高的算一次,不重复计分。
2任现职以来,辅导学生参加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获奖,市(区)级每人次0.5分,泰州市级每人次1分,省级及以上每人次1.5分。同一学生参加同种竞赛,以最高级别奖计分,不重复计分。
(三)教学工作(35分)
1.循环教学(8分)
胜任本学科教学,已从事申报学科本学段各年级的教学工作5分。担任过小学3届,或中学2届以上毕业班,或本学科学段最高年级教学工作3分。
2.工作量(8分)
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因课时计划、学校规模等原因课时量偏少的学科,任课教师必须有其他与教学相关的工作量作为补充)8分。
3.学生满意度(5分)
任现职以来,学年度课堂教学测评学生满意率均为80%以上3分;学年度课堂教学测评学生满意率90%以上每次加0.5分。
4.公开课(6分)
任现职以来,开设公开课、示范观摩课。镇校级每次1分(镇校级累计不超过3分),市(区)级每次2分,泰州市级每次3分,省级及以上每次4分。
5. 基本功比赛(8分)
任现职以来,参加课堂教学竞赛和各类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奖。课堂教学竞赛市(区)级每次3分,泰州市级每次5分,省级及以上每次6分。基本功竞赛镇校级每次1分(镇校级累计不超过4分),市(区)级每次2分,泰州市级每次3分,省级及以上每次4分。
(四)教科研工作要求(20分)
1.发表获奖论文或参编教参(10分)
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作为之一作者论文(申报学科至少有1篇)公开发表、获奖。公开发表市(区)级每篇1分,泰州市级每篇3分,省级每篇5分,核心刊物每篇8分;获奖或专题研讨会交流,市(区)级每篇1分,泰州市级每篇2分,省级每篇3分(同一篇论文不重复计分,按最高得分计);参加泰州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编写的已正式出版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5分
2.课题研究及教改实验工作(10分)
市(区)级及以上批准立项课题研究,撰写课题报告或课题研究论文6分。仅参与市(区)级及以上批准立项课题研究工作的3分;参加教改实验取得一定效果,教育教学经验在市(区)级及以上范围推广的5分。
(五)其它(10分)
1.教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至今每年0.5分。
2.进档。任现职至今,进档职龄每年0.5分。作为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另加1分。
3.学历。小学教师本科毕业加1分,中、小学教师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3分,博士学位4分。
4.农村任教。从教以来在农村任教满3年的1分、满5年的2分、满8年的3分;市(区)内支教1年1分,跨市(区)支教1年2分,跨省支教1年3分。
猜您感兴趣:
1. 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政策及条件标准全文
2. 2017年教师职称评审最新细则
3. 2017年教师职称评定细则最新及条件
4.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细则
5. 2017年教师评职称加分细则
6. 深圳教师职称改革细则最新版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副高晋升有什么新变化
评审条件有所变化。
今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进行安徽省中小学职称量化表了较大程度安徽省中小学职称量化表的修改。在此次修改中的“业绩条件”修改最多安徽省中小学职称量化表,以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审条件为例安徽省中小学职称量化表,已经没有教学论文的影子,不仅如此,同时还减少安徽省中小学职称量化表了教师业务方面获奖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
在此次修改中的“业绩条件”修改最多,以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审条件为例,已经没有教学论文的影子,不仅如此,同时还减少了教师业务方面获奖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
合肥市201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结果公示名单
序号单位姓名性别False出生年月专业False拟取得资格1合肥市之一中学聂祥水男1961-10语文中高2合肥市之一中学余琴女1975-12语文中高3合肥市之一中学宁彩霞女1979-03语文中高4合肥市旅游学校胡子鑫男1977-09语文中高5合肥市金融学校沈静女1980-06语文中高6合肥市第八中学方立立女1980-04语文中高7合肥一六八中学田维勤女1972-11语文中高8合肥建设学校朱爱萍女1967.11语文中高9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叶荷青男1977.12语文中高10合肥特殊教育中心郑秀娟女1982-08语文中高11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戴宏涛男1973-03语文中高12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沈阳男1976-10语文中高13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许小钢男1967-11语文中高14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谷风男1974-01语文中高15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姚驰男1976-09语文中高16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张晓芬女1974-09语文中高17合肥市阳光中学张银女1975-10语文中高18合肥市阳光中学刘莉女1976-08语文中高19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贾秀英女1981-11语文中高20合肥市包河外国语实验中学汪春华男1982-10语文中高21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杨梅女1967-11语文中高22长丰县柘塘中学张杰男1973.11 语文中高23长丰县北城世纪城学校郝晓霞女1978-12语文中高24长丰县北城世纪城学校李双云女1980-06语文中高25巢湖市槐林中学蔡孝林男1972-08语文中高26巢湖市红旗高级职业中学陈自军男1976-01语文中高27巢湖市第二中学张荣女1978-02语文中高28巢湖市第二中学李群女1979-08语文中高29巢湖学院附属中学王光海男1966-10语文中高30巢湖市红旗高级职业中学汤道翠女1978-06语文中高31巢湖学院附属中学张学慧女1971-06语文中高32巢湖庙岗乡中心学校鲁昌曾男1976-06语文中高33巢湖庙岗乡中心学校吴劭男1968-07语文中高34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王跃青男1968-9语文中高35巢湖市中垾镇中心学校杨庆妹女1964-03语文中高36巢湖市槐林镇中心学校胡鹏男1964-11语文中高37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吴洪生男1969-05语文中高38安徽省庐江中学实验初中苏夏旺男1979-11语文中高39安徽省庐江泥河中学 黄自苗男1967-01语文中高40庐江金牛中学尹成苗男1969-11语文中高41庐江县矾山镇砖桥初级中学夏维尚男1974-04语文中高42安徽省肥东之一中学崔孝斌男1976-10语文中高43肥东县梁园镇乌龙学校王顺中男1971-10语文中高44肥东县青龙学校谢长峰男1962-10语文中高45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张亮男1972-10语文中高46肥东县众兴中学郑锦花女1978-03语文中高47合肥市之一中学孔祥士男1979-03数学中高48合肥市之一中学查道庆男1981-04数学中高49合肥市之一中学梁方志男1977-12数学中高50合肥市第二中学昂国银男1972-09数学中高51合肥市第二中学李明燕女1973-10数学中高52合肥市第八中学李金男1980-03数学中高53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宋中萍女1979-09数学中高54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薛明浩男1975-11数学中高55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李爱武男1976-04数学中高56合肥市阳光中学刘正会男1966-05数学中高57合肥市阳光中学郑先勇男1976-09数学中高58合肥实验学校胡文学男1975-09数学中高59合肥实验学校陈红莉女1974-05数学中高60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江涛男1965-02数学中高61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邵利荣男1975-09数学中高62长丰一中童勇男1978-08数学中高63朱巷中学葛劲松男1976-10数学中高64巢湖柘皋峏山初中孙义康男1975-04数学中高65巢湖市红旗高级职业中学李波男1980-06数学中高66巢湖市第二中学童会平女1981-11数学中高67巢湖市第四中学魏振农男1966-04数学中高68巢湖市第四中学唐宗宏男1966-01数学中高69巢湖市第四中学张顺安女1995-05数学中高70巢湖市七中初中部周永文男1968-07数学中高71巢湖中垾镇中心学校祝晓宏男1969-11数学中高72巢湖槐林镇中心学校袁竹松男1969-10数学中高73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徐学伟男1973-01数学中高74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王胜春男1971-09数学中高75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黄来银男1973-01数学中高76庐江白山中学许逍生男1966-10数学中高77庐江汤池中学龚台宝男1975-11数学中高78安徽省庐江五中欧阳华男1977-02数学中高79安徽省庐江中学实验初中李健康男1967-01数学中高80庐江四中 蔡业勤男1965-11数学中高81庐江县万山镇水关初中徐秀芹女1971-11数学中高82庐江县冶父山镇石山初中朱华庚男1963-10数学中高83肥东一中周自浩男1981-02数学中高84肥东一中孙家和男1978-04数学中高85肥东县梁园镇乌龙学校杨家奇男1969-10数学中高86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吴世芹女1975-09数学中高87肥东县护城学区中心学校陆元强男1971-09数学中高88肥东县龙塘学校缪礼明男1966.10数学中高89肥东县众兴中学刘兵男1973-06数学中高90肥东县众兴中学葛道传男1975-04数学中高91肥东县梁园中学刘洋男1973-11数学中高92肥东县陈集学校薛玉好男1968.3数学中高93合肥市之一中学王成济男1979-11英语中高94合肥市之一中学陈会女1980-02英语中高95合肥市旅游学校侯娟娟女1976-01英语中高96合肥市第八中学潘荣女1977-08英语中高97合肥一六八中学张明珠女1973-09英语中高98合肥建设学校钱叶枝女1975.10英语中高99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顾平文男1972.8英语中高100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陶红艳女1976.5英语中高101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钱小显男1972.3英语中高102合肥特殊教育中心施云女1971-11英语中高103合肥市第二中学黄金锦女1977-03英语中高104庐阳中学王迎屏男1969-03英语中高105合肥市阳光中学孔群女1971-01英语中高106长丰县北城世纪城学校何艳生男1978-02英语中高107肥西县高店中学王仁友男1969-11英语中高108巢湖市第二中学陈小琼女1967-10英语中高109巢湖市第二中学张汝梅女1976-09英语中高110巢湖市烔炀中学赵锋男1976-01英语中高111巢湖市烔炀中学花卫忠男1974-07英语中高112巢湖市烔炀中学朱红梅女1978-08英语中高113巢湖市第四中学朱晓红女1976-05英语中高114巢湖市槐林中学汤凤珍女1966-04英语中高115庐江四中 潘秀宁女1967-09英语中高116庐江第三中学张丽女1975-08英语中高117庐江四中 束群女1970-12英语中高118庐江县龙桥镇黄屯初级中学朱跃华男1972-11英语中高119庐江四中唐启尚男1967-02英语中高120庐江四中 夏俊林男1970-11英语中高121肥东县青龙学校于扣祥男1957-10英语中高122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王莉女1978-09英语中高123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葛基祥男1978-03英语中高124肥东县杨塘学校宋成伦男1962-10英语中高125肥东县赵亮学校赵安男1975.12英语中高126肥东一中戴明辉男1971-10英语中高127肥东县众兴中学钟玲女1977-03英语中高128肥东县陈集学校范志华女1976.1英语中高129合肥一六八中学吴晓莉女1978-08英语中高130合肥包河大地中学单永久男1973-10英语中高131合肥市之一中学王庆男1979-10政治中高132合肥市之一中学潘书琴女1979-09政治中高133合肥市第八中学崔俊男1980-12政治中高134合肥一六八中学王群女1970-04政治中高135合肥一六八中学李建华女1968-07政治中高136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王远苍男1966-10政治中高137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许明文男1966-10政治中高138合肥市颐和中学程珊女1970-07政治中高139合肥北城中学王肖芙女1979-12政治中高140巢湖市第二中学吴英女1976-07政治中高141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夏柱秦男1966-05政治中高142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金玲玲女1979-02政治中高143庐江第三中学张俊荣男1968-10政治中高144庐江金牛中学李舒庐男1971-09政治中高145庐江四中 聂俊女1973-06政治中高146合肥市行知学校袁方正男1970-04政治中高147肥东县民族学校王斌男1978.7政治中高148肥东县王城学校葛勇男1974.9政治中高149肥东县陈集学校胡坤照男1966.05政治中高150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魏戍男1971.8历史中高151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刘莉娟女1981-02历史中高152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金韵笛女1973-09历史中高153合肥市颐和中学马应胜男1969-11历史中高154合肥市金湖学校单超男1977-09历史中高155长丰县庞古堆中学赵世高男1976.12历史中高156巢湖市槐林中学汪玉栓男1972-04历史中高157巢湖槐林镇海如中学翟永宝男1976-10历史中高158巢湖市第二中学李敏男1979-11历史中高159巢湖市第四中学葛和生男1969-11历史中高160庐江县乐桥镇初级中学何孝建男1968-12历史中高161庐江第三中学朱珉男1965-01历史中高162庐江四中 李莉姝女1970-08历史中高163肥东县包公学校方俊男1974.11历史中高164肥东县青龙学校吴云男1972-08历史中高165合肥市之一中学许传宝男1982-03地理中高166合肥一六八中学葛学勤女1969-09地理中高167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管义国男1978-07地理中高168巢湖市第二中学鲍祥男1977-12地理中高169巢湖市第四中学郎正元男1970-09地理中高170巢湖市第四中学凌本林男1965-11地理中高171巢湖市槐林中学项春霞女1971-08地理中高172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占向平男1964-09地理中高173合肥市之一中学孙金旺男1979-02物理中高174合肥市之一中学汪伍军男1976-09物理中高175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徐忠男1972-02物理中高176合肥市阳光中学许传荣男1963-12物理中高177合肥市永和学校彭立平男1965-09物理中高178巢湖市银屏中学陈霞女1971-12物理中高179巢湖学院附属中学洪拥军男1969-01物理中高180巢湖学院附属中学黄屹男1969-04物理中高181巢湖庙岗乡中心学校汤文学男1968-10物理中高182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孙传翠女1970-09物理中高183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张文宏男1968-8物理中高184巢湖市第四中学张志华男1977-08物理中高185合肥市之一中学吴晓明男1981-10物理中高186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胡世林男1974-10物理中高187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胡传明男1970-02物理中高188安徽省庐江五中李义友男1964-06物理中高189庐江乐桥中学张友生男1971-11物理中高190庐江汤池中学莫申铮男1978-09物理中高191庐江乐桥中学汪方桂男1970-10物理中高192庐江四中刘同玉男1969-11物理中高193庐江县冶父山镇石山中学张浩恩男1968-10物理中高194庐江四中 朱红卫男1967-03物理中高195肥东一中宋阳女1978-08物理中高196肥东县古城中学袁光荣男1957-11物理中高197肥东县杨塘学校赵俊来男1964-04物理中高198合肥市之一中学张丽萍女1978-06化学中高199合肥市之一中学张颖女1979-11化学中高200合肥市第八中学陶涛男1978-10化学中高201合肥市第二中学吴晓力男1973-08化学中高202安徽大学附属学校马兵男1966.9化学中高203合肥市第二十八中学赵华男1979-09化学中高204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朱安平女1978-03化学中高205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杨久武男1976-03化学中高206合肥实验学校李伟男1978-04化学中高207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李明男1970-08化学中高208巢湖柘皋镇中心校许玉叶男1965-11化学中高209庐江汤池中学夏明报男1977-07化学中高210庐江县乐桥镇初级中学张雁虎男1962-10化学中高211庐江县汤池镇果树学校袁良社男1958-03化学中高212庐江盛桥中学 周清女1977-05化学中高213肥东县古城中学王鹏男1979-11化学中高214肥东县众兴中学徐建华男1978-03化学中高215肥东县八斗学校张雨纯女1977-03化学中高216合肥市之一中学鲍鹏男1978-10生物中高217合肥市之一中学彭巧玲女1981-10生物中高218合肥市之一中学何兵男1979-10生物中高219合肥市之一中学朱承慧女1977-07生物中高220合肥市第八中学梁华女1981-07生物中高221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李洁女1981-9生物中高222肥西丰乐中学汪建生男1969-09生物中高223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吴仲其男1968-10生物中高224肥东一中王家传男1978-04生物中高225肥东县众兴中学谢运武男1981-11生物中高226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梅晓琴女1969-10音乐中高227合肥市之一中学邓磊男1979-04体育中高228合肥一六八中学薛冬梅女1979-12体育中高229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吴文钊男1973.12体育中高230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学王国宏女1974-09体育中高231合肥市第二十八中学牛波男1977-07体育中高232合肥实验学校秦文勇男1969-11体育中高233巢湖市槐林中学尹仕宝男1974-03体育中高234巢湖市黄麓中学梁晓智男1963-10体育中高235巢湖市红旗高级职业中学武必东男1976-08体育中高236巢湖市第二中学黄敏男1980-07体育中高237巢湖市第四中学方燕女1982-09体育中高238庐江第三中学王晓春男1973-01体育中高239庐江县柯坦镇柯坦初中徐尚平男1971-11体育中高240庐江第三中学李振华男1966-10体育中高241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吴风平男1972-07体育中高242肥东县赵亮学校王勇男1967.10体育中高243肥东一中张波男1969-07体育中高244肥东县众兴中学许运荣男1973-10体育中高245合肥一六八中学许静女1978-12美术中高246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刘同滨男1972-02美术中高247合肥市第二中学贾跃民男1960-12美术中高248合肥建设学校韩丽蕴女1974.12建筑装饰中高249合肥建设学校张艺国男1979.12建筑工程中高250合肥市金融学校何宝华男1980-09文秘中高251巢湖市红旗高级职业中学唐国友男1978-10机械中高252合肥市第八中学胡晨男1980-01计算机中高253合肥一六八中学马永青男1975-03计算机中高254合肥建设学校田冬生男1970.10计算机中高255巢湖市第四中学李宗华男1976-09计算机中高256肥东一中李萍女1974-10计算机中高257安徽省电化教育馆章斌男1974-11电教中高258安徽省电化教育馆李红兵男1976-10电教中高259合肥市教学研究室李萍女1968-08教研中高
中小学教师“职称新政”突破了,评职称有何新变化?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能够在学校当中评上职称,让自己的工资可以翻上一倍。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新政进行了突破,评职称有了新的变化。现在要求教师的学历更高,掌握更多的经验。只要有一个要求没达到,那便没有办法去进行评职称。领导希望能够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于是便在校内弄了一些奖励的机制。只有老师做出突破性的改变,学生才能够学到更多新鲜的知识。想让自己的职称变得更多的话,那就要对学历进行一定的提升。
教师不是从心眼里佩服那些带头人,那是因为有些人是托关系找门路的。之所以想尽方法的让自己获得职称,那就是希望能够做学校当中的一些风云人物。老师有了能力之后才能够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通过这一点也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千万不可以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只会对自己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老师在评职称的时候过程一定要公平公正,才能够起到一定的正能量。不能够让人出现偷梁换柱的现象,否则对其他的教师一点都不够公平。监考的过程当中可以让老师展现自己的本领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用这种方式才能够让其他的老师不再出现躺平的现象,肯定能够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
总的来说有职称的老师会在备课的时候积极认真,不会让学生跟着自己空学知识。假如老师经常不备课的话,有些东西是根本不知道的。课本一直在不停的变化,老师根本跟不上学生的思维。学校要严格的在这个方面进行抽检,保证老师都有认认真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相信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对学生们进行很好的教育,不再出现任何的影响。
中小学有哪些职称?
中小学教师有哪些职称?
中小学教师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要什么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三、身心健康。所谓身心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