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改名合肥大学
截止2021年4月4日,合肥学院没有更名为合肥大学。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学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3所试点学校之一。
扩展资料:
合肥学院有教职工总数1147人,其中专任教师996人,副高以上职称435人(其中正高130人),博士学位310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师20多人,4人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3人获得“黄山友谊奖”。学校占地面积1495.8亩,校舍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7亿元。
学校有16个教学单位(其中,11个二级学院),共设置本科专业72个(其中中外合作专业9个),专科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批准的对外合作办学专业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2019年,学校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
参考资料来源:合肥学院——学院简介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合肥学院是一本吗?
合肥学院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创始校长杨承宗是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博士生、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
建校伊始,就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学校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
扩展资料:
一、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该校共有专任教师919人,其中高级职称365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师20多人,4人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1人获得“黄山友谊奖”。
通过柔性引进,聚集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祥科、“千人计划”章罕、“百人计划”万印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皖江学者罗熙淳等一批领军人才。
通过实施了“1251”人才计划,引进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的德籍人才,一批高端的科技创新团队正在形成。
二、建设成果
2002年至2017年,该校多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国家开放实验室研究项目、国家 863 计划研究子项目。
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市级、院级研究项目10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国家发明9项,获省、市科研奖项几十多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官网-学校概况
合肥学院排名
合肥学院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424位,本省大学排名第13位。
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1985年,学校成为德方在中国重点援建的两所示范性应用型高校之一。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与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2018年,学校整体进入安徽省之一批次招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稳步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定位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学位教师35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458人,研究生导师231人、博士生导师6人,“双能型”教师570人。
学科专业建设:
现有11个二级学院,涵盖工、经、管、文、理、教育、艺术7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75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以上内容参考:合肥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