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取职业农民证书?
1、报考人员需按时参加职业农民的培训。除了要坐在课堂里接受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课程的理论学习,还要接受专家教授授课,在一定时间内学够足够学时,并修够一定学分,才能获得相应级别综合素质培训结业证书。
2、要获得高级职业农民证书,需要连续4年参加系统培训,且需持有中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1年以上。且对于从事同一种农业生产的人,高级职业农民及他所带领的合作社或企业,单位面积产量或效益要比周边农户增幅10%以上。
3、成为高级职业农民的最后一步是参加考试。据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杨建军介绍,客观题是笔试,从事苹果种植,就考你对果业生产技术、果树修剪要领等知识的了解;如果养奶山羊,笔试的内容则离不开畜牧养殖产业,如春季疫病防控等。
一、职业农民的分类:
新型职业农民具体来说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
1、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本单元,充分依靠农村社会化服务,开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生产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
2、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专业从事某一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骨干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
3、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经营性服务组织中或个体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包括跨区作业农机手、专业化防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村信息员及全科农技员等。
二、职业农名的基本特征:
1、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
2、全职务农,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
3、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4、具有“能创业”的特点。
5、具备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
6、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级职业农民
百度百科-新型职业农民
全国已有多位农民评上“正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有何意义?
意义在于对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强化民间工业技术。其次,也是为了对农民提供更好的经济补贴。
农民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毕竟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粮食的需求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农民承担的非常重要的职责。我国一直以来,对于农业方面是十分重视的。不仅仅给予大量的经济补贴,还提供了很多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制造技术。
全国已有多位农民评上“正高级”。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当农民应该不需要任何门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地区农民阶级的人数数量是最多的,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将近90%左右。但是现如今我国已经对农业以及种植方面进行改革,比如最新推出的相关新型职业农民职称。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去进行推广。并且将农民职称划分为初级中级以及高级,不同的级别给予不同的经济补贴。
为培养新技术人才打下基础。
首先我国之所以要对农民进行划分,并且对于胜负一定技术的农民,进行职称的评比。归根结底,这是为了培养新技术人才。要知道国家的技术人才数量越多,那么国家的总体实力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对于当今世界而言,最重要的无非是资源以及人才。资源与人才两者缺一不可,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
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贴。
最后也是为了给农民一定的经济补贴。虽然我国重视农业方面的生产,但是总体上来讲,农民的经济收入与其他阶级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西部以及东部地区的发展失去平衡,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当中。因此必须要缩小双方以及两个阶级之间的差距,才能够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的目的。
农民职称是什么
农民职称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的标志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职称,不与岗位和聘用等硬性挂钩。农民职称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分为副高级和正高级)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农民助理农艺师、农民农艺师、农民高级农艺师、农民正高级农艺师。
农民职称评定范围包括粮、棉、油、果、菜、茶等种植业,畜牧兽医、饲料兽药、淡水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和农民专业合作服务行业等。
评定对象主要包括在上述领域的农村科技带头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生产性服务组织、涉农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骨干人员。事业单位人员不纳入评审范围。
新型职业农民,助理农艺师有什么用?
一、晋升助理农艺师的基本条件:
1、本专业中专以上学历;2、获得农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农业大学专科毕业生、担任农业技术员工作二年以上;农业中专毕业,担任农业技术员工作四年以上;3、能书写100个以上本专业外语单词;4、能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在专业刊物、学术会上发表专业论文1篇以上;5、结合本单位本岗位实际获县级以上专业成果奖一项以上;6、本年度和任职期满考评为优秀。
破格条件:在具备3、4、5、6条条件的基础上,还要在地、厅级以上刊物、学术会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获地、厅级以上成果1项以上。
二、申报途径:
一般情况下申报职称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地方申报,也就是到当地劳动部门的职称股申报,至于申报时间各地不同,你可以资讯下;二是在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申报。
安徽省农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通过率
55%左右。
通过率一般是55%左右,一般情况下在农业系列的职称评审中我们要注意的方面有:评审人员范围、人员学历、工作能力、工业业绩成果等等这些方面,同时农业系列的有:农技推广、农艺技术、畜牧养殖等等这些方面。
高级职称是职称中的最高级别,分正高级和副高级两类。
2022新型职业农民报名时间
2022新型职业农民报名时间:11月15日。
各县区组织人事部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组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直有关单位:
为推动我市乡村人才振兴,加强我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根据漯河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局、市乡村振兴局出台的《关于印发〈漯河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漯人社〔2021〕35号),现就2022年度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及对象
申报专业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对象主要是我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骨干人员(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二、申报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无生产和质量安全事故,无不良诚信记录,无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实践经验丰富,推广、示范、带动能力强,生产经营或指导服务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粮食作物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面积500亩以上。
2. 经济作物类。花生、烟叶等作物种植面积200亩以上;辣椒、蔬菜等作物种植面积100亩以上;桃、梨、葡萄等瓜果种植面积50亩以上;药材等种植面积50亩以上;食用菌种植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
3. 经济园林类。林业苗圃、经济林种植面积100亩以上。
4.畜禽养殖类。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近3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情况且达到以下规模:生猪年出栏量500头以上;奶牛存栏量100头以上;肉鸡或肉鸭年出栏量50000只以上;蛋鸡或蛋鸭存栏量10000只以上;肉牛、肉驴年出栏量100头以上;羊年出栏量500只以上;兔年存栏量3000只以上;鹌鹑、鸽子等其它畜禽品种养殖达到一定生产规模。
5.水产养殖类。池塘养殖面积50亩以上;工厂化养殖面积500平方米以上。
6.农产品加工类。创办或参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产品初加工,能带领一定数量的农户进入产业链条增产增收。
7.农业社会化服务类。创办或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能为生产主体提供生产、销售等服务。
(三)申报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职称的,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连续从事相应农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2.积极参加农业相关业务学习培训;
3.具备相关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艺,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能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艺,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四)申报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的,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连续从事相应农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2.注重农业知识更新,积极参加农业相关业务学习培训;
3.能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组织或参与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解决技术难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具有一定规模,技术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近3年年均生产经营收入超过农林牧渔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
(五)符合条件且已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人员,可优先参加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示范家庭农场农场主、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的农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已参加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人员,可优先推荐参加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
符合条件的农业类技能人员可直接申报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其中取得技师以上资格的可直接申报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
对确有特殊专长,示范带动能力强,业绩贡献突出,获得县级以上政府或市级以上部门“创业之星”、“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与农业相关的荣誉称号人员,不受资历等条件限制,可直接申报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
三、推荐评审程序
(一)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提出申请,如实填写《漯河市新型职业农民初级(中级)职称评审表》(A3纸正反面打印,一式三份),并提供反映本人业绩的有关证明材料(如表彰奖励证书等)。
(二)推荐。初级推荐程序:推荐人选申报材料须经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审核。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认真审查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择优提出推荐人选。由县(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当地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初定(初级初定人员总量需控制在各县区分配名额内)。
中级推荐程序:推荐人选申报材料须经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县(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审核。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和县(区)级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查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择优提出推荐人选(中级推荐人数需控制在各县区分配名额内)。后呈报市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
(三)评审。市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坚持业绩能力导向,对各县区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审,确定拟通过人选。
(四)公示。对拟通过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五)公布。公示无异议的中级职称人员名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文公布并颁发职称证书。符合初定条件的初级职称人员名单,由各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文公布并颁发职称证书,并将初定情况按程序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新型职业农民评审工作是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大举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县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与组织部门、农业农村、畜牧、乡村振兴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切实做好申报推荐及初级职称组织实施工作。
(二)搞好宣传发动。要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和解答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优秀农村人才积极申报。
(三)确保推荐质量。各级各部门要将推荐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推荐条件和推荐程序,突出业绩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品德表现、技术水平、工作业绩、贡献大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推荐的人员要具有专业性、典型性和代表性。
(四)严肃工作纪律。推荐工作要坚持民主公平的原则,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部门单位要对申报材料严格把关,对在申报推荐工作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者严肃问责。
各县区要根据本通知要求,制定本县区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好本县区评审工作。初级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结果于11月15日前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中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申报推荐材料于10月28日前上报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办公室。
全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要于2022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