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院长是什么级别

其属于厅局级正职。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王重龙安徽省农科院职称,厅局级正职为行政五级,厅局级正职及其以上级别为高级领导干部。

正厅级地厅级正职,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

扩展资料王重龙安徽省农科院职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级别要求规定:

1、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2、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3、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公务员担任的领导职务和职级可以互相转任、兼任王重龙安徽省农科院职称;符合规定资格条件的,可以晋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厅局级正职

[安徽省]王重龙安徽省农科院职称,安徽农业大学副院长高军

省农科院院长算是厅级干部吗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78年元月,是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公益性省级农业科研单位。”

以上各个农科院网站的自我介绍显示,各省的农科院都是省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既然是省政府直属单位,那定级就是副厅或者正厅,其中广东省农科院更是明确为正厅级,所以其院长和书记都是厅级干部。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领导简介

党委书记、所长喻树迅研究员,男,1953年11月生,197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专家。2011年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棉花遗传育种工作。先后育成8个早熟棉花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3亿亩,获经济效益117亿元。其中“中棉所16”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棉所20”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棉所18”、“中棉所10”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一类期刊上发表论文42篇。主持我国棉花“九五”科技攻关、国家转基因专项、跨越计划等8个研究项目与专题。经费总计1500万元。现任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棉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农技推广协会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棉花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职称评委会评委。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之一二层人选、农业部“人才神农计划”和中国农科院“首届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科技部“300名科技骨干”。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侯志勇

男,1958年7月生,河南内黄县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副书记兼副所长、副研究员、工会主席。

1974年4月参加工作,1987年1月到棉花所工作,1995年11月至2001年6月任棉花所副所长。1987年至1989年在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学习;200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本科毕业。

长期从事行政、人事人才管理和党建、工会、思想政治等工作,先后任人事处副处长、处长、所长助理、副所长、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分管的工作先后获得中共河南省委“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中国农科院2005-2006年度文明单位、河南省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表彰。负责我所在安阳开发区的新址筹建,完成了新工作区和生活区征地、建设产业楼(省优工程)和棉花苑职工3-4号住宅楼工作,改善了科研工作条件和提高了职工生活水平。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李付广

男,1966年出生,河南省延津县人,博士、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同年到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工作,现任该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被授予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河南省劳模”、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农学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副所长 王坤波

男,1956年生于湖北麻城。1982年元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迄今一直在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工作。现任该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农业部棉花检测中心主任、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农科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安阳市十届人大常委;中国棉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学会植物遗传资源分会和河南省分会理事;华中农业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棉花学报》编委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植物资源遗传学报》、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Plants (PMBP)、Research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RJBS)等期刊编委。

副所长 刘金海

男,1966年出生,河南省安阳县人,中共党员。1987年到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工作,现任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先后取得工商管理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棉花产业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计委生物技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产业化项目”、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国家发改委生物育种专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创新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重点计划“杂交棉花规模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重大项目。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三大棉区集种子繁育、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及棉种产业化“技术创新、中间试验、良种繁育、种子加工、质量监控、营销推广”体系架构。

先后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20余篇。2003年被授予“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先进工作者”;2004年评为安阳市专业技术人才突出贡献奖;2006年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2007年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等荣誉称号。

副所长 李建萍

女,1962年7月出生于湖北孝感,中共党员。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此后一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先后任高技术处副处长、计划处处长、项目处处长、项目与成果处处长、创新能力建设处处长。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怎么样

应该是不错吧。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的基础上更名扩建、学科调整,于2008年11月经安徽省编制委员会(皖编办[2008]253号文件)批复成立,主要职责是开展农业机械装备、农业节水工程和农艺、农机、农技配套集成等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2009年10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职能及部分人员划入农业工程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业工程研究、规划、设计和建设任务,并承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后勤公共服务职能。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前身是原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座落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根据国家“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科技发展战略,经皖政办[1995]53号文件批准成立的集核农学科研、开发、对外服务于一体的新兴现代化研究所。

原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研究内容涉及农学、分子生物学、环境、园林、核技术应用等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水稻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研究,农用超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辐射合成,果蔬、水产品辐照保鲜技术等方面都有所建树,获得省级科研成果6项。其中,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44篇。2002年被安徽省直机关文明委命名为2001年度省直“三优”文明单位,2008年被中共安徽省直工委命名为2002~2007年度省直“三优”文明单位。

农业工程研究所2009年主持承担的项目有13项,其中,安徽省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NK抗旱保水新材料中试”1项,农业部项目子专题“核技术农业应用”(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安徽省财政科技项目“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优化设计示范”、“农业工程规划设计平台建设”、“村用沼气集约化发展关键技术研究”等7项,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加拿大园林彩叶植物品种及其专用育苗技术的引进”1项,安徽省国际科技培训项目1项,安徽省引智项目1项,安徽省农引推项目1项。

2009年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在职职工49人,其中,科技人员26人,(高级职称 7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7人),工人23人;退休职工1人。学历:硕士9人,本科11人,大专7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3人。中共党员30人。